陳柱民 發表於 2018-11-23 17:17:38

木芙蓉:治療大毒惡瘡癰腫,跌打損傷,肺癌,乳腺癌,胃癌....等

本帖最後由 陳柱民 於 2018-11-23 17:19 編輯

木芙蓉

秋意濃濃,芙蓉花的花期也到了尾聲,但其燦爛綻放的模樣還流連在人們心頭。北宋詩人王安石著有詩一首以讚揚木芙蓉,詩謂:“水邊無數木芙蓉,露染燕脂色未濃。正似美人初醉著,強抬青鏡欲妝慵。”木芙蓉豔而不俗之美躍然紙上。木芙蓉又名三色花,其花早間呈白色、正午呈粉紅色、下午呈深紅色,故又名三色花。


(重瓣木芙蓉)


(單瓣木芙蓉)

除了觀賞外,木芙蓉更是一味好藥,其花、根莖、枝葉均可應用。木芙蓉是古老之嶺南草藥,古時草藥醫師用於治療瘡瘍、跌打損傷諸症,治療大毒惡瘡癰腫之功,殊有神效。古時瘍醫秘其名為清涼膏、清露散、鐵箍散、清涼散等,其實都是指木芙蓉此物。著名洪拳教頭梁永亨師父,曾經在菁華中醫學院任教骨傷名家,最喜歡用木芙蓉治療跌打損傷、瘡瘍諸症,其清熱、消炎、退腫之功效甚好。



【草藥簡介】
草藥:木芙蓉  錦葵科
別名:大葉芙蓉、醉酒芙蓉、白芙蓉
學名:(Malvaceae) Hibiscus mutabilis L.
植物特徵:木芙蓉為落葉灌木,高 2~5 米,莖葉、果柄、小苞片和萼片均呈星狀毛,葉片互生,卵圓狀心形,常 5~7 裂,裂片三角形,邊緣有鋸齒,主脈7~11 條,花大,單生枝端葉腋,花冠白色或淡紅色,後變深紀色,花有單瓣、重瓣。花期 8~11 月果期 9~11 月。現木芙蓉多栽種于香港新界鄉村作觀賞,甚少野生。
入藥部位:花、葉、根、莖
性味功效:性凉、味微辛。清熱凉血、消炎解毒、消腫排膿。
抗癌藥理:藥敏試驗對胃癌細胞敏感。
臨床應用:用於肺癌、乳腺癌、胃癌、白血病、皮膚癌,及一切瘡瘍諸毒,可用鮮葉搗爛敷癌瘤破潰創面,日常用量 10~30 克乾品研末油調或熬膏。





【近現代醫籍記載】
明代醫家李時珍撰《本草綱目》:芙蓉花並葉,氣平而不寒不熱,味微辛而性滑涎粘,其治近時皆此物也。其方治一切癰疽發背,乳癰惡瘡,不拘已成未成,已穿未穿。並用芙蓉葉,或根皮,或花,或生研,或幹研末,以蜜調塗於腫處四圍,中間留頭,幹則頻換。初起者,即覺清涼,痛止腫消。已成者,即膿聚毒出。已穿者,即膿出易斂。妙不可言。或加生赤小豆末,尤妙。

清代何克諌撰《生草藥性備要》:芙蓉花(又名醉酒芙蓉),味劫淡,性平,消癰疽㪚瘡瘍腫毒,理魚口便毒,其葉大花紅白色,又治小兒驚風肚痛。

清朝東莞胡真撰《生草藥指南》:木芙蓉別名醉酒芙蓉,味微辛,性平,花葉能消瘡癤腫毒,排膿止痛。




民國醫家蕭步丹的著述《嶺南釆藥錄》:
木芙蓉別名醉酒芙蓉,落葉灌木,高丈餘,葉心臟形,掌狀淺裂,有葉柄,互生,秋冬之間,梢頭開花,花大,有長柄生於葉腋,花冠呈淡紅色或白色等。或為單瓣,或為複瓣,頗美麗,雄蕊甚多,雌蕊一枚,柱頭五裂。果實為蒴,種子有毛,易飛散,味微辛,性平,消癰疽,㪚瘡癤腫毒,理魚口便毒,花、葉均可用,清肺涼血,㪚熱解毒,消腫排膿止痛,又治小兒驚風肚痛,取嫩葉,男單、女雙數,搗爛和入雞蛋煎作餅,貼小兒臍上。

香港著名草藥專家徐子真撰《生草藥實用撮要》:
木芙蓉產於嶺南,別名醉酒芙蓉、地芙蓉、木蓮、拒霜、樺木。木芙蓉属木本,秋冬開花,色淡紅或白,果實為朔,有硬毛,易飛散,味微辛,性平。主治:凉血、清肺火,散熱解毒,癰疽瘡癤,魚口,消腫止痛用根四兩煲瘦肉飲,花葉均可用,小兒驚風肚痛,即取其葉,男用單女用雙,搗爛入雞蛋煎熟作餅,胋肚臍上治小兒急驚,冷則隨換、又患乳癰,用其葉搗爛和蜜調敷患處。或將其根切碎,用好酒煎服即消,又治小兒急喉症,用其葉搗爛,以汁和雞蛋煎成小塊,貼胸部及肚臍。




【臨床應用】
瘡瘍諸症多為腸胃熱毒,藴結成毒。中醫認為「有諸於內、形之於外」,五臟積熱未能宣洩,故發為瘡瘍腫毒。木芙蓉能涼血、清肺火、魚口便毒。魚口病即現代所稱之性病、泌尿系統疾病,用木芙蓉治疗均有療效,現代用於治療多種癌症,如皮膚癌等。    治疗皮膚癌或乳腺癌的溃爛惡臭創面,可取用芙蓉葉 200~250 克,煎湯得液 250ml,濾液去渣,取藥液洗滌创面。如合併綠膿干菌感染,也可採用芙蓉葉湯液浸紗布敷貼潰爛面,一日 1~2 次。




來源:
https://www.meipian.cn/1pjsidk4?share_user_mpuuid=9c9e98ad8437e97df4d61274be736c23&user_id=46063224&from=groupmessage

LawYuKwong 發表於 2018-11-24 17:11:33

谢謝分享

LawYuKwong 發表於 2018-11-24 17:11:50

谢謝分享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木芙蓉:治療大毒惡瘡癰腫,跌打損傷,肺癌,乳腺癌,胃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