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menNg 發表於 2014-5-7 18:56:25

投資大匯串: 借古物鑑未來 孤軍致富路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14-9-3 10:29 編輯

荷馬學人集 預測的無知iMoney互聯網金融是近年備受關注的議題。新科技產業的出現,一定對既得利益者帶來負面影響。阿里巴巴及騰訊(00700)為客戶提供一個金融產品的網上銷售管道;用自己在綫上巨大的優勢,去吸引金融機構以此作為一個銷售平台。這些夥伴金融機構本身是有被監管的,所以說,阿里及騰訊的金融產品沒有監管,不是全對。而對於很多非龍頭的金融企業來說,跟阿里及騰訊合作,簡直是天賜良機。試想想,要它們自己建立同樣網上的銷售管道,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當然,對於龍頭金融企業來說,阿里及騰訊的銷售能力,也削弱了他們一直以來的銷售管道的半壟斷性優勢。合作就算可以「做大個餅」,都不想養虎為患。然而,其實傳統銀行亦絕對擁有競爭力,因為他們一樣可以發展互聯網金融,售賣與阿里、騰訊一模一樣的理財產品,只是由於本身的網路力量沒有他們強大,可能要用更優惠的價格吸引顧客,進一步減低盈利。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銀行之間的角力,勝負還難以預測。預測是一門使人着迷的玩意,但問題是,預測和投資的關係是甚麼呢?假如有人能準確預測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是否就一定能賺大錢呢?非直綫思維也非長勝一般來說,我們會基於現狀和現在所能看到的,去預測未來。一定程度上,使用了Extrapolations,直綫思維。這個做法不一定錯,因為事實上,很多時候,未來所發生的事和現狀有一定的直綫關係。但問題是,Extrapolations雖然可以是對的,但是由於所有人都用類似思考方法,現今的市場價格已經反映了這個共同預期;就算預測準確,也不會有甚麼利可圖。所以,如果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和當前坊間所預期的類似,並不一定能賺大錢。有時候,未來所發生的,非單靠現狀能估計的。如果所有人都估錯,只有少數人能預測準確,那些人就能賺大錢;但正正由於這種非直綫思維的預測,不可能是常態,所以,能準確預測這些轉接點的,只是非常少數。這些偶然猜中轉接點的預測者,如果繼續用非直綫預測未來,亦難以持續猜中(這種情況,香港和海外皆有不少的例子)。知道預測的有限性,可能不能助人賺錢,但肯定可以減少過分自信;投資界有一個說法:「有兩種人會輸錢,一是甚麼也不知道的人,二是甚麼也知道的人。」無知和全知,都是通往失敗的捷徑。作者:黃元山曾任職不同投行十多年,長駐紐約和倫敦,官拜屬管理層的董事總經理(Managing Director),主管信貸債劵衍生部門,獲耶魯大學碩士及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士。現為中大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兼任講師、公益金預算及分配委員會委員。與一位好友自稱「荷馬學人」,論盡經濟金融的軼事和奇想。

winto 發表於 2014-5-8 00:45:07

thank you for the posting

CarmenNg 發表於 2014-5-13 13:17:20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14-5-13 13:49 編輯

巴菲特的投資心法

iMoney – 2014年3月5日週三香港時間上午8:39
【iMoney智富雜誌—荷馬學人集】全球投資者都希望獲取「戰無不勝」的投資秘訣,股神巴菲特的黃金投資法則,來來去去都是老生常談,但依然深得不少價值投資者歡心。股神每年的《致股東的信》,都是投資者非常關注的熱點。最新一份,將會於今天(3月1日)公布,但有渠道拿到其中的一些摘要,強調投資的幾項基本原則,有分享和討論的價值。
認清局限 明辨投資
(一)「要得到滿意的投資報酬未必需要是專家。」巴菲特警告投資者應認清自己的局限,並「簡單為要」。筆者有時候客串講授一些理財課程,發覺其中一個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不少業內人士會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使一些想進入理財領域的初學者,感到無從入手。其實,從基礎資產配置,到信貸周期,和投資心理等,都可以用較簡單易明的方式表達。
(二)「考量資產時要聚焦在其未來的生產力上。」「若衡量一項投資時,你將焦點放在未來的價格變化,那就是在投機。」巴菲特認為,沒有人能完美地預測一項投資的未來收益,因此「沒必要全知全能;你只需要清楚自己正在做的事。」巴菲特並不反對價格預測,但他強調,重點在於能明辨你是投資在資產的生產力上,還是屬於對資產價格變化的期望上的投資,這兩者並不相同。老生常談的「投資」和「投機」的分別,並非在於短期或長期,而是在於投資者究竟放眼資產的生產能力,還是純粹資產在市場價格的變化,前者是投資,後者是投機。
目光長遠 關掉嘈音
(三)「對我的兩項投資,我只考慮這些資產能產出甚麼,而完全不在乎其每日的價值。要贏得比賽是要靠那些專注在場上的球員,而不是眼睛死盯着記分板的球員。如果你能好好享受周六跟周日,不去看股價,那周間也試試吧。」換句話說,眼光要放長遠。巴菲特清楚點出不少投資者的盲點,就是非常關注資產的價格,而非資產生產力(盈利)的改變;正如球員只盯着記分板,而不專心打球一樣,是本末倒置。
(四)「好發議論,聽從他人各式各樣的意見或市場預測都是浪費時間。千真萬確,這很危險,因為有可能模糊你對真正重要事實的洞察。」他打趣說:關掉CNBC、彭博電視台和福斯商業頻道,除非有自己專訪出現。這也是不少初次理財人士感到的困惑,資訊發達,每天都有不少數據出現,是好是壞,那些數據較重要,那些可以不理。其實,對絕大部分理財人士來說,絕大部分的短期數據都只是噪音,關鍵是對整體經濟周期有大概的掌握。
作者:黃元山

CarmenNg 發表於 2014-5-13 13:18:17

英媒 世界新秩序 中國2028年成最大經濟體2013年12月27日
am730
新聞 , 英媒:世界新秩序 中國2028年成最大經濟體

英國一個智庫預測,中國會在15年內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英國經濟與商務研究中心(CEBR)發表最新報告指,中國會在2028年躍升為全球最大經濟體,料國內生產總值(GDP)達33.75萬億美元,超過美國的32.27萬億美元。與中國合稱金磚四國的印度、巴西及俄羅斯,也料表現強勢,印度會擠下日本,勢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英國傳媒形容未來經濟環境變化是「世界新秩序」。報告又預測,英國於2030年取代德國,成為歐洲一哥,但仍排在巴西之後。報告指,歐洲國家受緊縮政策影響,經濟增長減慢,法國及意大利至2028年均跌出十大。

CarmenNg 發表於 2014-5-13 13:21:20

這是生化投資的年代

【iMoney智富雜誌—荷馬學人集】有基金經理投資報告顯示,不論成熟市場抑或新興市場,除了科技行業外,生物科技醫療行業,亦是全球基金經理最喜愛的投資類別。筆者回顧2013年納斯達克生物科技指數(NBI)全年表現急升65.61%,遠遠拋離納指的38.32%以及標指的29.60%,便可知生物科技行業的發展及投資潛力何其巨大。
應用廣泛回報驚人

哈佛前校長Larry Summers(薩默斯)曾說:美國於上世紀成為強國,是因為它掌握物理技術,從而推出半導電體、發現了互聯網;而今個世紀,國家與國家的競爭則來自生物科技,哪國家能夠掌握它,其對經濟及投資影響,將較上世紀的物理技術更要龐大。隨着人類基因圖譜排列於2003年宣告完成,亦標誌着生物科技所衍生的生物經濟時期,已經正式來臨。
縱觀全球,筆者認為現時美國仍然是推動及發展生物科技最落力、最用心的國家,例如奧巴馬政府在2012年發布《國家生物經濟藍圖》(National Bioeconomy Blueprint),明確指出推動生物經濟的戰略目標,推行三大基礎技術的開發:遺傳工程、DNA測序和生物分子的自動化高通量操作。

正如Larry Summers的預言,只要一個國家能夠掌握生物科技,其經濟及投資受益將是無可限量。筆者認為,在經濟方面,生物技術的應用非常廣泛,範圍可涉及醫藥、食品、環保、能源及農業等生技產業,從而創造大量就業崗位;投資方面,生物科技由基礎研究、開發產品、創新技術等,產業鏈多元化,而科研成果「商品化」之後的投資回報驚人。
成功企業少之又少

舉個簡單的例子,第一次的DNA測序,是30幾年前,用了13時間完成,花了30億美元;時至今天,只需要幾萬美元,而且時間迅速,可以有效觀察身體上基因的病變(Mutation)。有不少專家預期,未來癌症(基因病變)不會再致命,因為Mutation的過程和Pathway,能被有效預期和消滅,改變成為一個所謂的長期病患(Chronic Disease)。
不過,投資者要捕捉生化科技的發展,卻要非常小心;正如巴菲特(Warren Buffett)說,100年前的汽車和飛機行業都為世界帶來突破性的發展,但能真正經歷整個發展和淘汰過程的企業,只是非常少數,因此,能有幸在這些浪潮中分一杯羹的投資者也是非常少數。10年前的科網股泡沫也是一個例子,科網影響世界,但成功的企業只是非常少數;能生存的,固然名成利就,卻有不少投資者損手爛腳。其中一個註腳是,去年表現勇猛的納斯達克生物科技指數(NBI),2個月間從今年的高位大幅回落了超過20%。

作者:黃元山

CarmenNg 發表於 2014-5-13 13:24:37

老人理財為什麼容易犯錯

《華爾街日報》-誰也別想糊弄布魯斯‧馬丁(Bruce Martin)。他曾是弗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化學系主任,寫有200多篇科學論文和一部生物物理化學教材。在勤勉儲蓄一輩子之後,現年84歲的馬丁也是一名富翁,擁有幾百萬美元的資產。

零負債之人的10個習慣
http://cn.wsj.com/big5/20140317/inv072603.asp

個人理財的六個誤區
http://cn.wsj.com/big5/20140212/inv072350.asp

然而,據馬丁的律師、加州帕羅阿爾托法律咨詢公司Gilfix and La Poll Associates的老年法專家邁克爾‧吉爾菲克斯(Michael Gilfix)說,去年這位教授雇用的一名家庭護工開始偽造支票,刷他的信用卡,最終盜走大約5萬美元。雖然案件還在調查中,吉爾菲克斯和警察局發言人也都表示馬丁的大部分資金已經追回,但馬丁說,因為這件事情,他仍然感到很受傷。他說:「我心甘情願地允許她處理我的私人事務,因為我相信她。」

就連馬丁這樣久經世故的投資者到最後也有可能成為掠財者的侵害對象,心理學與神經學研究的新發現正在幫助解釋原因。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會更加注重正面情緒和社會交往效果的最大化,也更有決心排除負面的體驗。專家稱這個過程為「社會情緒選擇」(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會導致老年人——包括非常富有的老年人——更加重視那些讓他們滿意、讓他們心安的人。與此同時,他們更有可能忽視那些在年輕人看來或許是顯而易見的警示信號。(馬丁則表示,他認為自己這件事情當中不存在認知障礙問題。)

最近一些研究已經表明,高智商的退休人士——即使是那些沒有癡呆跡象的人——發現比以往更難分清安全投資和高風險投資。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神經學家伊法特‧萊維(Ifat Levy)牽頭對135名調查對象所作的調查顯示,與更年輕的投資者相比,65歲以上投資者的理財行為表現出「驚人的、代價高昂的前後矛盾」。比如,老年投資者動輒犯下年輕投資者避免犯下的簡單錯誤,如果患有老年癡呆,這樣的問題只增不減。年邁但精神仍然健康的人士在面對複雜投資或高風險投資的時候保持著合理的警惕,但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研究老年人財務決策行為的經濟學家、教授羅伯特‧威利斯(Robert Willis)提醒,曾經長期做出合理財務決策、目前認知能力下降的人,「即使已經喪失了推理能力」也有可能保持自信。

另外,有關精神衛生與老齡化的新研究也表明,40多歲、50多歲的人士很少預見他們將來的衰落軌跡。也就是說,這個年齡的投資者最有能力為他們今後可能判斷力失靈的那個時期做規劃,但他們此時卻不太可能相信他們真的需要提前規劃。

這對富裕家庭意味著什麼?吉爾菲克斯說,要像關注父母的身體健康一樣密切地關注他們的財務健康,問問有沒有什麼新的人員進入他們的生活,以及他們的賬單是怎麼付的。

對於更年輕的投資者來講,專家建議在對理財方案做任何重要改變之前,請教一群值得信任的人,比如配偶、理財顧問、會計師等。判斷別人是否誠實的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要趕在這一能力遭到削弱之前請教他們。到了那個時候,理財方案突然而重大的改變往往與重大錯誤有關。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長壽研究中心(Stanford Center on Longevity)主任勞拉‧卡斯藤森(Laura Carstensen)說:「要學會不做出很多草率的決策。制定一套簡單的方案,按照這個方案執行下去。」

撰稿﹕華爾街日報JASON ZWEIG

CarmenNg 發表於 2014-5-13 13:27:42

華爾街用來操縱你的10種武器 2014年3月25日

《華爾街日報》--自從多年前在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工作以來﹐我就一直觀察華爾街賺錢機器是如何運轉的。事實是﹐華爾街實際上並不需要精密的高科技“無限能機”。他們已處於斯諾登式的低科技含量“奇點”﹐通過掠奪9,500萬普通投資者來“加快回報增長”。

2013年華爾街平均獎金上升15%
http://cn.wsj.com/big5/20140313/bus073020.asp
華爾街在底特律破產案中的角色受關注
http://cn.wsj.com/big5/20140211/bog140252.asp
硅谷銀行瞄準中國風投市場
http://cn.wsj.com/big5/20140102/bog153504.asp
美聯儲溫和縮債受到華爾街的歡迎
http://cn.wsj.com/big5/20131219/bog124514.asp
華爾街,一群缺乏道德良知的賭徒
http://cn.wsj.com/big5/20130528/col074432.asp

記住﹐華爾街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讓內部人士變成巨富﹐讓股東們變富。公眾利益與世界上的其他人從來都沒被包括在他們的競爭算法中﹐從來沒有。


他們通過像塞勒這樣的行為金融學天才的基本理念來實現他們的目標﹐即設法使投資者一直處在被蒙蔽、依賴、不理性和信息不靈的狀態。這非常簡單。以下為華爾街的心理學/神經學/行為金融學網絡戰士用來控制他們“賭場”的10大高科技/低科技武器:

1. 僱傭心理學家和神經學家來操縱媒體

利用顧問合同、資助和聘請定金來鎖定最優秀的人才﹐發揮他們的作用讓美國的9,500萬個人投資者“不理性和不知情”(如塞勒所言)。

2. 免費專家不斷將華爾街的消息傳達給媒體

網絡、有線電視、博客寫手每天都必須更新內容。評論人士就成為了華爾街的免費廣告﹐使其可以借助所謂的新聞內容來操縱投資者。

3. 在游說者身上投入巨額資金來控制政客與政府

游說是華爾街的最佳投資之一。游說者控制著華盛頓:他們控制政客﹐反對改革﹐推進有利的法律和規定﹐並編造事實來誤導投資者。

4. 通過推動投資者的買入/拋出/交易來加劇焦慮情緒

華爾街就是一個賭場﹐從“一買一賣”中抽取傭金賺錢。他們加劇投資者的焦慮、恐懼、樂觀和波動﹐盡可能增加交易數量。

5. 耗光我們的儲蓄﹐削弱我們的自信心﹐損害我們的長期規劃

華爾街利用神經學技術來散布疑慮﹐使我們對於退休保障、自主投資以及有關(被動的)指數投資就能戰勝(主動的)交易的說法產生懷疑﹐然後向我們大量灌輸誤導性廣告。

6. 高頻交易﹐誤導華爾街以及普通大眾

網絡短線交易每年為華爾街賺取數十億美元。極度活躍的交易員具有競爭優勢﹐因為他們會利用高科技神經學策略﹐還會保持著市場的交易量。

7. 證券經紀人受到強勢的銷售和結算技巧訓練

證券被賣出而非買入:證券經紀人的建議是自私自利而且往往是誤導性的﹐他們會去做能讓他們獲得傭金的任何事情。他們受到過運用強效心理技巧的訓練。

8. “投資者教育”項目是自私自利的銷售花招

大多數由華爾街贊助的“投資者教育”項目都充斥著做生意、銷售和推銷的新花招﹐但是它們有助於華爾街展示出一種“我們關心你”的表面形象。

9. 根據最新潮流創立新“品牌”基金﹐以取代虧損基金

基金公司根據最新潮流不斷創設新基金﹐鎖定的目標是那些追逐更高收益、與青少年想玩最新電子游戲的心情同樣迫切的投資者。

10. 退休金管理者被蒙在鼓里﹐任人操縱

三分之二的基金都由企業年金及退休金經理掌管。因此﹐華爾街主要把推銷技巧用在易於操控、缺乏經驗的投資規劃經理身上。

是的﹐華爾街已處於“奇點”狀態﹐而我們其他人必須要等到2045年。在此期間﹐美國民眾需要現在就提出這些棘手的問題:這些新的“無限能機”會有良知嗎?能分辨是非嗎?會阻止無人機殺害善良的人嗎?會迫使企業將公眾利益置於股東收益之上嗎?我們需要現在就提出這些難題…以後再提可能會太晚了。

撰稿﹕MarketWatch Paul B. Farrell

CarmenNg 發表於 2014-5-13 13:30:33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14-9-4 14:17 編輯

頂級投資者的五個習慣 作者 MarketWatch Paul Merriman

《華爾街日報》-大多數投資者都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用來思考他們能從投資中獲得什麼的問題。這完全合乎情理。

你的投資真的安全嗎?
http://cn.wsj.com/big5/20140324/roi074935.asp

華爾街用來操縱你的10種武器
http://cn.wsj.com/big5/20140320/inv075059.asp

如何像億萬富豪一樣投資?
http://cn.wsj.com/big5/20140306/inv124310.asp

像蟑螂一樣投資
http://cn.wsj.com/big5/20140224/roi072328.asp

如何提前35年退休?
http://cn.wsj.com/big5/20140213/inv072625.asp

但是,要想實現成功的投資,這遠遠不夠。

一些投資者非常幸運地取得了成功,主要是因為他們生下來就很富足。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必須要不辭勞苦……有什麼別的辦法嗎?

如果你能靜下心來思考一下能夠引導我們走向成功的、難以捉摸的「別的辦法」,你便可以改變自己以及家庭的命運。所以,到底有什麼辦法呢?

我在為我2011年出版的《永遠的財務健康》(Financial Fitness Forever)一書進行研究時,我在採訪中曾向九位我所敬仰的優秀投資顧問提出過同樣的問題。

我發現了看似簡單、實則深奧的一個道理。亞里士多德(Aristotle)是這麼表述的:「我們是自己反覆行為的總和。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這九位投資顧問一次次地向我們指出了某些重要的習慣,這些習慣似乎為他們服務過的數千名客戶中那些最成功的人所共有。很快我們便發現,成功投資者最有效的「秘密武器」一點兒也不高深莫測。

如果我不得不將我們的體會精煉成一句話,我會說「完美的投資者」—如果這樣的人真的存在的話—是那種深思遠慮並且對於執行計劃非常耐心審慎的人。

我還可以將這句話精煉成三個詞:計劃、洞察力和耐心。

或者三個字:好習慣。
習慣是我們行為的幕後主使,習慣讓我們不必就同一個問題進行重覆的思考就能做出生活中的決定。

以下是五個能夠有助你成為頂級投資者的習慣:

1. 設立目標
成功的投資者知道自己的方向,並且會為此設立目標。那些缺乏明確及可衡量目標的投資者更容易涉足五花八門的投資選擇,寄希望於自己能夠遇到賺錢的機會。
但是,一旦你設定了明確的目標,你的投資選擇和行為就具備了全新的意義。就像一位漫步的旅人拿到了地圖,擁有了目的地一樣,你頓時便能夠明白自己該做的事情。

2. 擬定計劃,並且持之以恒
成功的投資者為了實現目標會制定詳盡的計劃,並且持之以恒。他們也會定期地重新審視這些目標。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需求、外在的環境都會發生變化,知識也會進步。重新審視以及盡力實現你的目標可以成為你生活中的經常行為。我建議你將此作為每年一次的習慣。

3. 定期進行儲蓄
成功的投資者都習慣進行定期的儲蓄。在我與多位投資顧問進行討論時,我首先發現的投資美德就是這點。每位接受過我採訪的投資顧問都同意這個習慣對於成功的投資不可或缺。畢竟,除非你擁有財富,否則你無法投資;而除非你進行儲蓄,否則你可能無法擁有財富。
頂級投資者找到了自動儲蓄的方法。現在,通過薪資扣減和定期定時的網上轉賬都能輕松地做到自動儲蓄。如果你希望躋身於頂級投資者的行列,請養成自動儲蓄的習慣。

4. 節儉生活
成功的投資者習慣性地推遲享受並且節儉生活。當然,這一點對儲蓄至關重要。如果你通過經驗得知了如何在必要時量入為出,那麼你就為幸福的退休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些非常成功的投資者樂衷於將自己節儉生活並依然心滿意足的一面展示給大家。這些投資者是最有可能享受退休生活的那一批人,因為他們有意地切斷了消費和幸福度之間的情感紐帶。

5. 堅持不懈
成功的投資者會坦然面對挫折,並且堅持不懈。我記得幾年前,我曾經為一位女士開立過一個退休賬戶,那時她剛剛繼承了一筆錢。我盡我所能地告訴這位女士,在未來的投資之路上,暫時的損失難以避免;她則向我保證,她能夠接受這一點。
一個月後,在損失了資產總額的約1%後,她關閉了她的賬戶。

我給她打了電話,她告訴我她記得我的話,她知道在未來的投資之路上自己將經歷暫時的損失。她也記得自己曾經保證過,不管發生什麼都會堅持不懈。
「那你為什麼才一個月就關閉了自己的賬戶呢?」我問道。我一直都記得她的回答:「我原以為,在我虧損之前我會先賺點錢的。」

假使這位女士堅持投資的話,她的投資組合在隨後的八個月中將升值近10%。但是,由於她過早地退出了市場,她鎖定了損失,並且放棄了一個非常穩健的投資計劃。
這是一種習慣嗎?我認為是。最頂級的投資者是那些無論遇到怎樣難以避免的挫折都能習慣性地堅持投資的人。這就是另一種非常寶貴的品質,即行動上的適應力。

遵循上述所有原則可能看起來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事實上這確實頗為不易。如果你想要取得出類拔萃的成就,那麼你就必須要做到大多數人無法做到的事情。
好消息是,你可以通過自制力來塑造自己的習慣。

我送給讀者的最後一條建議是:不要追求完美,不要如此要求自己,也不要如此要求這個世界。我們只是生活在這個不完美世界上的普通人。我的一生並不完美,你也不會事事如意。你的知識、期待及行動有時會讓你失望。

但是,如果你竭盡全力、勇往直前,那麼你將成為你可能成為的最好的投資者。這可是一個值得培養的好習慣。

撰稿﹕MarketWatch Paul Merriman

CarmenNg 發表於 2014-5-13 13:32:44

餘額寶推動中國銀行業變革 彭博商業周刊  2014年4月2日

▶中國貨幣市場基金受到投資者追捧,傳統商業銀行則步履維艱

中國貨幣市場基金受到投資者追捧,促進了利率市場化。與此同時,傳統商業銀行則步履維艱,努力在變化中的金融市場保持競爭力。

過去一年,中國經濟最引人注目的發展之一是貨幣市場基金的蓬勃成長,例如阿里巴巴的餘額寶。過去8個月,共有5000億元人民幣流入阿里巴巴的基金,大約相當於同期銀行業儲蓄增量的10%。

貨幣市場基金吸引人地方在於其基於互聯網平台,操作便利,看上去風險很低,而最重要的是利率夠高。餘額寶現在給投資者接近6%的回報。與此相比,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只有3.25%,而基準活期存款利率更只有0.35%。

傳統商業銀行過去一直反對儲蓄利率改革,害怕利率市場化會侵蝕銀行豐厚的利差。貨幣市場基金規模迅速增長,管理費用較低,取得長足的發展。有鑑於此,傳統商業銀行現在需要獲准提高利率以防止存款流失。

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全國人大上講話時說,他預期兩年內完成利率市場化。這顯示,作為政府實現經濟再平衡計劃的重要一環,利率市場化將加速實施。

周小川還說,他最近挑選了中國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參與了5家民營銀行的試營運項目。這兩家公司都是網上支付和在線儲蓄產品的領軍企業。一旦開展這一試點計劃,這兩家公司就有可能更公開地挑戰國有銀行。2013年第4季度,4家最大的國有銀行佔有中國整體儲蓄的43%。

利率市場化迫在眉睫,中國的商業銀行可能需要在近期將儲蓄利率提高到至少與貨幣市場利率相當的水平。當前一天貨幣市場利率為1.9%,比中國人民銀行設定的基準活期存款利率高1.5%。銀行正在著手處理不良貸款問題,提高儲蓄利率可能進一步降低銀行的利潤。

由於實體業務龐大,員工眾多,中國傳統商業銀行的營運成本比基於互聯網的競爭對手高得多。2013年第3季度,上市的15家商業銀行中,員工工資支出佔了營運成本的50%,營業場所開銷則佔10%。互聯網公司遺留成本、人員成本、設施花銷都低得多。

更高的投資回報對於長期忍受實際負利率的中國家庭儲戶無疑是好消息。儲蓄率提高1.5%每年能為家庭儲戶帶來額外7000億元的收入,相當於國民生產總值的1.3%。這將會促進消費,而政府正希望刺激消費,以促進增長。

另一方面,企業投資和利潤增長可能放緩。隨著銀行提高貸款利率以維持利潤,中國企業借貸成本可能會上升。——歐樂鷹(Tom Orlik)、Francis Wing Fu Chan;譯叢楓

彭博經濟學家歐樂鷹(Tom Orlik)專注於研究中國、日本、南韓的經濟問題,著有《透視中國經濟指標》(Understanding China's Economic Indicators)一書

CarmenNg 發表於 2014-5-13 13:34:07

4招助你加快儲首期!作者 TEXT:韋寶

由網絡文章改篇而成嘅短片「公屋.居屋.私樓」之所以熱爆互聯網,係因為呢條片道出咗男生嘅慘況──買樓問題。其實想擁有一層樓,最大嘅問題都係首期,咁到底有咩方法可以令你哋更快儲到呢筆錢呢?
1.     減少聚會
有朋友真係為咗慳錢買樓,差唔多成年都無約過朋友,CG!當然唔鼓勵大家完全斷絕社交生活,但減少約朋友,又或者大家聚會時揀啲平啲嘅餐廳,都係可以儲到錢嘅!
2.     擺酒vs旅行結婚
其實好多人都喺結婚之前掙扎於擺酒定買樓,因為大家嘅儲蓄一旦用咗喺擺酒,就俾唔到首期。當你處於呢個二揀一嘅情況,如果你屋企人唔介意嘅話,就不妨選擇旅行結婚,咁就可以省卻酒席、禮服、租車、化妝等等嘅費用啦。
3.     慳得1蚊得1蚊
唔好以為首期要幾十萬,慳一個幾毫就無補於事,好多人啲錢都係咁樣慳返嚟。大家不妨參考:小小的慳錢大法!
4.     適當投資
唔少人都因為驚投資有風險而選擇唔投資,而低風險嘅投資又嫌太少,所以「費事搞」。其實當你儲咗幾年,啲錢都係得咁多,你就會發現,就算低風險投資所得嘅回報總比零增長好,所以唔好嫌麻煩啊!而低風險投資包括iBond、人民幣定期等。
(關於投資,當然要自己做足功課,同諮詢專家意見啦。)
頁: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投資大匯串: 借古物鑑未來 孤軍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