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羅地網

標題: 【通識】世界各地抗議和遊行 - (香港)石崗船民營暴亂 [打印本頁]

作者: man6552000    時間: 2014-11-9 13:41
標題: 【通識】世界各地抗議和遊行 - (香港)石崗船民營暴亂
本帖最後由 man6552000 於 2014-12-5 23:55 編輯

網台節目 - 無奇不有

日期:2014年11月05日
主持 :  Gary
嘉賓:
主題:Black Bloc

下載: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http://www.ourradio.hk/index.php ... 313-mystery20141105

Black Bloc 是一個戰術的抗議和遊行,其中個人穿著黑色的衣服,圍巾,太陽眼鏡,滑雪面罩,摩托車頭盔襯墊,或其他面部遮瑕和面部保護項目。 Black Bloc 服裝是用來隱瞞遊行者的身份,阻礙刑事起訴,已經變得很困難參與者之間的區別。 它也可以用來保護自己的臉和眼睛,如胡椒噴霧,執法經常使用擊暈項目。 該策略允許的組顯示為一個大的統一的質量,並促進團結 。黑陣營參與者往往與無政府主義 。

這個策略是發達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在歐洲自治性運動對抗的抗議棚戶區搬遷,核電及限制墮胎等等。 Black Bloc 獲得了更廣泛的媒體關注之外的歐洲在世界貿易組織第三次部長級會議 ,當黑集團受損財產的GAP , 星巴克 , 老海軍 ,和其他跨國企業在市中心的零售網點西雅圖 。


作者: man6552000    時間: 2014-11-9 13:42
本帖最後由 man6552000 於 2014-11-9 13:49 編輯

網台節目 - 無奇不有

日期:2014年11月03日
主持 :  Gary
嘉賓:Mr. T
主題:網絡風雲

下載: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http://www.ourradio.hk/index.php ... 312-mystery20141103

今集無奇不有 Mr. T 繼續講雨傘革命中的網絡風雲. 各位萬勿錯過

近日香港發生一連串示威活動,匿名者稱因不滿警方行動,於是其分支匿名者亞洲 Anonymous Asia 便分別向多個親政府團體的網站、警隊網站等發動 DDoS 攻擊,最終成功癱瘓了目標網站。


作者: man6552000    時間: 2014-11-9 13:43
本帖最後由 man6552000 於 2014-11-9 13:50 編輯

網台節目 - 無奇不有

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主持 :  Gary
嘉賓:Mr. T
主題:Umbrella Movement

下載: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http://www.ourradio.hk/index.php ... 303-mystery20141029

作者: man6552000    時間: 2014-11-9 13:44
本帖最後由 man6552000 於 2014-11-9 13:50 編輯

網台節目 - 無奇不有

日期:2014年10月27日
主持 :  Gary
嘉賓:
主題:匿名者與V煞

下載: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http://www.ourradio.hk/index.php ... 299-mystery20141027

V for Vendetta 是2006年科幻驚悚電影,詹姆斯·麥克特格導演、喬·西佛與華卓斯基兄弟製作。
電影改編自艾倫·摩爾與大衛·勞埃德所著的漫畫《V怪客》。場景設在未來的倫敦——反烏托邦社會,描述戴著蓋伊·福克斯面具的神秘人物、一位試圖創造社會政
治變遷,同時暗自推動激烈私人復仇的自由鬥士V。電影由娜塔莉·波曼飾演艾薇·哈蒙德、雨果·威明飾演V、史蒂芬·雷飾演總督察芬奇、約翰·赫特飾演總理沙
特勒。

影片原定的上映日期是2005年11月4日(這個星期五正好是火藥陰謀400週年的前一天),但後來因2005年7月倫敦爆炸事件被推遲到了2006年3月17日
(恰逢美國出兵伊拉克3週年),這一舉動受到了不少批評家和觀眾的歡迎。但是,由於對之前兩部改編自自己所作的漫畫的影片From Hell 和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極不滿意,原著作者艾倫·摩爾並沒有參與本片的製作。因而,製片方能夠從影片中剔除原著漫畫中的一些有關無政府主義和毒品的內容,取而代之的是一些2006年熱門政治議題。由於影片內容在政治上相當敏感,本片不僅
引起了持不同政治觀點的觀眾關心,也在各個不同的社會及政治群體中有不同意見。
作者: man6552000    時間: 2014-11-9 13:45
本帖最後由 man6552000 於 2014-11-9 13:53 編輯

網台節目 - 無奇不有

日期:2014年09月30日
主持:Gary
嘉賓:王 Sir
主題:王 sir講近日香港發生佔中行動

下載:第一節 
http://www.ourradio.hk/index.php ... 249-mystery20140930
本環節 王sir講近日香港發生佔中行動
作者: man6552000    時間: 2014-11-9 13:46
本帖最後由 man6552000 於 2014-11-9 13:50 編輯

網台節目 - 無奇不有

日期:2014年09月17日
主持:Gary
嘉賓:Mr T (香港匿名者)
主題:佔領中環 2

下載: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http://www.ourradio.hk/index.php ... 207-mystery20140917

今集無奇不有再次邀請到香港匿名者 T先生講佔領中環既個人準備.和參與佔人應留意事項. 香港應由香港人自救!
作者: man6552000    時間: 2014-11-9 13:47
本帖最後由 man6552000 於 2014-11-9 13:51 編輯

網台節目 - 無奇不有

日期:2014年09月10日
主持:Gary
嘉賓:Mr T (香港匿名者)
主題:佔領中環

下載: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http://www.ourradio.hk/index.php ... 187-mystery20140910

「佔領中環」,全稱「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簡稱「和平佔中」或「佔中」,是由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於2013年1月提出,倡議在爭取2017年特首普選中動用民間力量,以大批民眾在預先通知情況下佔領中環交通要道,以向北京政府展示港人要求普選決心的運動。運動於2013年3月27日正式啟動。

在2013年1月,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以《公民抗命的最大殺傷力武器》為題投稿《信報》,提出要市民進一步行動,才可達到2017年特首普選目標。文中指出過去的各種示威請願策略,如大型遊行(如2003年七一大遊行)、變相公投(如2010年政改時的五區公投)及佔領政府總部配合絕食(如2012年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運動)等,在爭取普選此一重大關鍵議題上效用成疑,因此可能要準備「殺傷力」更大的武器,就是「佔領中環」。 *戴耀廷指行動要以非暴力的公民抗命方式,由示威者違法長期佔領中環要道,以癱瘓香港的政經中心,迫使北京改變立場。他又認為行動如要產生足夠的「殺傷力」,須符合數個原則,包括: *參與人數須過萬,因警方除非出動催淚彈和防暴隊,否則不能驅散示威者。人數越多表示政府處理行動所付的政治代價隨之增加; *參與者須包括社會的意見領袖,尤其是一些過去不曾違法或不屬激進的政治領袖、前任官員、宗教領袖、學者等; *以違法但非暴力方式去感召廣大群眾的正義感; *必須持續進行以產生和累積足夠的政治能量,又或在街頭舉辦嘉年華會式的集會; *參與者必須在誓言書表明會承擔罪責,在行動結束後向執法部門自首,由執法部門決定是否對作出起訴; *必須到了最後時刻,即港人追求真普選的夢想徹底幻滅時才可使用; *應事先張揚,以展示組織者已開始實質部署行動,給對手產生強大的政治壓力;以及 *無論行動是否已付諸實行,一旦對手表明願意商討落實真普選的具體措施,行動即可結束,如對方違諾,行動可再次進行。 自此之後,便引來政界、社運界以及網民各方討論,包括計劃是否可行及實際操作方法。

作者: man6552000    時間: 2014-11-9 13:48
本帖最後由 man6552000 於 2014-11-9 13:55 編輯

網台節目 - 無奇不有

日期:2014年07月28日
主持:Gary
嘉賓:Messiah T.
主題:香港匿名者

下載: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http://www.ourradio.hk/index.php ... 008-mystery20140728

「我們是『匿名者』,我們人數眾多,我們不會原諒,我們不會善忘,等著我們吧!」遭駭的網頁上,列出這幾句招牌宣言,並貼出西裝身體、問號臉的「匿名者」組織招牌。到底,「匿名者」是何方神聖? 原來,「匿名者」最早可追溯到二00三年成立的網路論壇4chan,此論壇讓網友們不須註冊就可以無限制匿名發言、分享圖案,所有發表言論的人都被標記為「匿名者」。 一開始,聚集在上面的駭客們合作進行小規模惡作劇,但隨著行動日漸活躍、龐大,於是集體使用「匿名者」做為對外稱號。

作者: man6552000    時間: 2014-11-9 14:34
本帖最後由 man6552000 於 2014-11-9 14:35 編輯

【明報專訊】專訪韓國民運領袖:抗爭40年 愈鎮壓愈暴力

http://video.mingpao.com/cfm/spe ... er20141014Korea.txt


雨衣抵抗水炮 牙膏防催淚彈
http://news.mingpao.com/pns/%E9% ... 00285/1413310236122

【明報專訊】韓國民主化抗爭自1960年開始,至1987年成功爭取得憲法規定直選總統,經歷了大大小小數以千計街頭示威抗爭,示威者所面臨的政府鎮壓,每每血腥暴力。究竟韓國示威者用什麼抵禦暴力鎮壓?老牌民運領袖申亨植說,韓國學生的「裝備」其實很簡陋,勝在學生對民主化運動的執著傳承,和街頭運動的嚴密組織,最終「鐵柱磨成針」完成民主化

韓國前國會議員:上街破篩選 開真普選路
http://news.mingpao.com/pns/%E9% ... 00285/1413310236746

【明報專訊】佔中示威者批評未來香港特首選舉,參選人經提名委員會「篩選」才交由公眾一人一票選出,本質仍是「小圈子選舉」。韓國前國會議員、昔日工運領袖魯會燦說,在1987年規定總統直普選之前,韓國總統都由當權派篩選後,欽點1萬人組成選舉團,提名及選出下屆總統,做法與香港提委會有類似之處,本質都是「小圈子選舉」。然而,韓國實施總統真普選17年以來,政治生態走進良性循環,暴力抗爭銷聲匿迹。

成功關鍵﹕佔領人心感召中產
http://news.mingpao.com/pns/%E6% ... 00285/1413310242502

【明報專訊】無論是工人代表魯會燦,還是民運領袖申亨植,都一致認為,韓國長達數十年的民主化運動,最終能夠成功,全賴得到全社會大多數人的支持。申亨植特別強調,最關鍵在於拿出「正當的理由」去說服教授、家長、普羅百姓,成功「佔領」人心。

「今日香港比當年韓國困難」
http://news.mingpao.com/pns/%E3% ... 00285/1413310243204

【明報專訊】韓國民運領袖、亞洲民主網絡事務總長申亨植強調,由於歷史背景、地域和時代不同,今日香港的民運前景,甚至比當年韓國還要艱難。

魯會燦小檔案
http://news.mingpao.com/pns/%E9% ... 00285/1413310245950

【明報專訊】出生於1956年,是韓國工人運動著名代表人物。早在中學時候就認清韓國需要直選總統去實現民主化。修讀高麗大學政治系之後,他發現工人運動已成為民主化至關重要的力量,於是考取資格成為了一名電焊工,自此長年組織工人運動,維護勞工權益。他先後創立、領導過多個民主派政黨,並兩次當選國會議員,成為韓國民主派主要代表之一。後來因為揭發「三星行賄醜聞」被剝奪議員資格,現為民主派政黨「正義黨」的代表。
作者: man6552000    時間: 2014-11-16 22:15
黑塊(Black Bloc)
文字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91%E5%A1%8A

黑塊(Black Bloc)是一種抗議遊行活動中使用的戰術,其特徵是每個人都穿著黑色服裝,使用圍巾、墨鏡、滑雪面罩、帶襯料的摩托車頭盔或其他隱瞞和保護面部的物品。[1][2]如此著裝使參與者之間難以區分,從而用來隱藏遊行者的身份,阻礙當局的刑事起訴。同時它也可以用來保護面部和眼睛,防止執法者常用的諸如辣椒水噴霧劑等物造成的傷害和眩暈。該戰術讓團體呈現為一個龐大統一的群體,並且促進團結。[3]黑塊的參與者往往是與無政府主義相關的人士。

該戰術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的歐洲自治運動中反對驅逐盤踞者、核電站以及限制墮胎等政策的抗議活動中。在1999年西雅圖的反對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抗議活動中,一個黑塊群體破壞了西雅圖市中心的GAP、星巴克、老海軍以及其他跨國集團零售點的財物,黑塊隨之獲得了在歐洲以外更廣泛的媒體關注。

黑塊有時會被媒體誤解成一種單一的會員制組織,但事實上它只是一個偶爾會被使用的戰術,人們在不同的時間,也可以採用其他的抗議戰術。

德國起源
繼1977年布羅克多夫核電站的示威遊行後[4][5][6],德國警方在1980年加大使用警力,尤其針對反核人士和盤踞者,黑塊戰術隨之興起。漢堡的哈芬斯塔博區和柏林的克羅伊茨貝格區是這個時期黑塊獲得發展的重要地區。這些都是被持不同政見者們佔據的社會空間,這些人更願意創建他們自己的基於共同生活的社會制度和非正統的社區中心。1980年6月,德國警方強行清除了「德蘭德自由共和國」——一個在德蘭德地區戈萊本的反核抗議陣營。警方對5000名和平示威者進行了攻擊,這次事件導致許多的前和平主義者變得願意使用暴力手段。1980年12月期間,柏林市政府展開一輪不斷升級的大規模逮捕行動,隨後整個西德的其他各地政府也紛紛效法。盤踞者們在舊的盤踞地被驅逐後,通過開闢新的盤踞地來進行抵制。隨著盤踞者在弗賴堡遭到大規模逮捕後,德國許多城市舉行了聲援他們的示威遊行。在柏林的一場示威遊行中,15,000至20,000人走上街頭,並摧毀了一個奢侈品購物區,這一天後來被稱為黑色星期五。穿著相同的黑色衣服和面罩的戰術意味著自治主義者們能夠更好地抵抗警察和逃避身份鑒別。德國媒體將其稱為「黑塊」 。

1986年哈芬斯塔博區遭到警方襲擊擊後,漢堡的盤踞者們動員了起來。10000名示威者走 上街頭,圍繞在一個至少有1500人的黑塊周圍。他們舉著一個寫有「建立革命的雙重權力!」的大橫幅。遊行的最後,黑塊展開巷戰,迫使警方撤退。第二天,漢堡有13家百貨商店被點燃,造成了近1000萬美元的損失。同一年的晚些時候,隨著車諾比災難的爆發,激進的反核人士們也使用了黑塊戰術。

1987年5月1日,一場在柏林的克羅伊茨貝格區舉行的和平集會遭到了西德警察的襲擊。[7]由於受到無緣無故的襲擊,成千上萬的人用石頭、瓶子和燃燒瓶還擊了警察。警察不得不從這個位於克羅伊茨貝格區所謂的「SO 36」社區完全撤離數小時,此後暴動者們洗劫了商店和居民,從而成為了著名的暴動。[8]

隆納·雷根1987年6月訪問柏林期間,遭遇到約50000名的示威者抗議他的冷戰政策。這其中就包括了一個3000人的黑塊。兩個月後,警方加強了對哈芬斯塔博區盤踞者們的騷擾。1987年11月,成千上萬的其他自治主義者加入居住,從而壯大了盤踞行動,居民們在街道上設置路障捍衛自己,和警方對峙持續近24小時。在此之後,市政當局將盤踞居住合法化。

1988年5月1日,激進的左翼團體舉辦了一場穿過柏林克羅伊茨貝格區的「五一」遊行,遊行最後以暴亂收場,情況甚至比前一年更嚴重。警方遭到了鋼珠彈弓、石塊、煙花和燃燒瓶的襲擊。 5月2日,柏林B.Z. 報的頭條就是「貝魯特??不,這是柏林!」。 暴亂最終成為了柏林克羅伊茨貝格區的一個傳統,從那以後每年的5月1日都會重現一次,但是再也沒有頭兩年那麼致命了。[9]1988年,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柏林召開會議,自治主義者則召開了一場國際性的反資本主義活動家的集會。示威者人數在80,000左右,這一數字大大超過了警察。官員們試圖通過禁止一切示威活動和攻擊公眾集會來維持控制。然而,還是出現了騷亂和高檔購物區被摧毀的事件。

21世紀
在柏林圍牆倒塌後的一段時間裡,德國黑塊運動繼續著傳統的暴亂,如柏林克羅伊茨貝格區的「五一 」暴亂,但是強度已逐漸降低。與死灰復燃的德國新納粹主義作鬥爭,成為他們的主要焦點。2007年6月,在第33屆G8峰會期間,「轉折」終於到來了。一個2,000人的黑塊設置路障、點燃汽車,並在羅斯托克的大規模示威遊行期間襲擊了警方。[12]衝突造成了400名警察和大約500名示威者及活動家受傷。德國聯邦憲法維護廳表示,這次示威前數周的組織活動以及暴亂本身,都可算是德國激進左翼的一場復興。「羅斯托克戰役」 後,每年5月1日在柏林的示威活動後,還會進行傳統的「五一暴亂」, 從2008年起在漢堡也開始出現,暴亂變得更為激烈,並且在激進左翼團體的示威活動中,自治主義者們使用和暴力對抗警察和政敵的現象也大大增加。

國際發展
北美
在美國,第一次有記錄的採用黑塊戰術是在1988年10月17日華盛頓特區的五角大樓前。超過一千多名示威者呼籲美國政府終止對薩爾瓦多右翼敢死隊的支持,其中就有少量的人組成了黑塊。其他在美國早期使用黑塊的是在1990年的「地球日華爾街行動」和1991年2月的抗議海灣戰爭行動中。[14]這些都是由「愛與憤怒」,一個活躍在紐約的北美無政府主義革命組織發起的。在1999年的反世貿組織示威遊行中,一個黑塊群體給GAP、星巴克、老海軍等西雅圖市中心的零售店造成了財產損失,這時黑塊才獲得了媒體的廣泛關注。[15]他們成為後來的反全球化抗議活動的一個共同特徵。[16]在2010年多倫多的20國集團峰會期間,一場黑塊暴亂毀壞了多家零售店,包括一家銷售城市戶外、美國服飾、阿迪達斯品牌的商店,星巴克以及許多銀行機構。[17][18]

巴西
在2013年6-7月的大規模公眾示威遊行期間,有一群將自己定位為「黑塊」的人開始參加示威活動,他們還尤其佔領了從里約熱內盧州州長塞爾吉奧·卡布拉爾的住所到州政府宮的整條街。[19][20]警方被指責混入運動內部,並時不時地故意煽動對抗。雖然警方否認,但許多人聲稱,視頻錄像顯示一名臥底警察投擲燃燒彈導致一名防暴警察受傷。[21]

英國
一個大約400人的黑塊示威群體參加了2011年倫敦的反削減抗議,在抗議活動中他們攻擊了各種各樣的高端品牌零售店;用記者保羅·梅森的話說,這可能是英國有史以來最大的黑塊集會。梅森說,其中的一部分參與者是來自歐洲大陸的無政府主義者,其他人都是些英國學生,因為參與了2010年的英國學生抗議活動而變得激進起來。[22]

埃及
2013年1月25日,埃及革命兩周年紀念日,黑塊出現在了埃及的政治舞台上[23],據報導,他們攻擊各種穆斯林兄弟會總部和政府大樓,切斷了超過8個城市的交通和地鐵線路。[24][25][26][27][28]一群年輕的抗議者,稱自己為「黑塊」,通過阻斷亞歷山大港電車軌道的行為而在埃及革命兩周年紀念這天留下了永久的痕迹。[29][30][31]埃及總檢察長塔拉特·阿卜杜拉下令警察和武裝部隊逮捕任何的黑塊參與者,並且指出這個群體開展「恐怖活動」[32],根據新憲法,政府將其認定為暴力激進的非法組織。[33]

台灣
2014年3月30日,太陽花學運群眾以著黑衫為標誌,於凱達格蘭大道靜坐,組成大規模黑塊集會,故被稱之「黑衫軍」。

警方滲入
警方和安全部門已經開始使用臥底探員滲透到了黑塊內部。而由於所有參與者都隱瞞自己的身份,想要發覺滲入者是相當困難的。在經過數次示威活動之後,一些指責開始出現了。在2001年熱那亞的G8峰會期間,在諸多對警察的投訴中[34],有人提到一段視頻錄像,錄像中「可以看到一些黑衣人正從抗議遊行隊伍附近的警車裡下來」。[35]2007年8月,魁北克警方承認「他們的警員曾假扮成示威者」。在這些場合中,有些滲入者因為穿著警用鞋子而被真正的示威者發現。[36][37]2003年,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的警察部門滲入到一群在港口和平反戰的示威者中。奧克蘭警察隊長霍華德·喬丹說:「不需要什麼特殊技巧就能滲入到這些群體中。我們的兩個警員在加入後一個小時內就被選為領導者。所以說要是從一開始就把人放進去的話,我覺得我們就能夠收集信息,甚至可能指揮他們做一些我們希望他們做的事情。

策略
黑塊戰術可以包括進攻性策略,如巷戰、破壞公司財物、騷亂、未經許可的示威遊行等,但其主要還是由防禦性的戰術構成,如誤導當局、協助被警方逮捕的人逃跑(「不被逮捕」或「脫離逮捕」 )、在示威者禁止進入的區域對被催淚瓦斯、橡皮子彈和其他防暴手段傷害到的人實施急救、設置路障、抵制警察,以及進行監獄團結的演習。[40][41][42]黑塊進行破壞的財物往往是具有象徵意義的:常用的目標包括銀行、跟制度相關的機構建築、跨國公司網點、加油站,以及監控攝像頭。[43]

在具體的一場抗議活動中,可能會存在好幾個黑塊,分別擁有各自不同的目標和策略。[44] 作為一種臨時性的特別組織,黑塊通常並不要求統一的原則或信仰[44],除了一種堅持——通常是對於激進左翼或自治主義立場的堅持。[43]雖然說一些無政府主義團體也曾呼籲將「聖保羅原則」做為一個可以部署多樣化戰術的框架來使用。有一些激進的右翼團體,像歐洲的「自治民族主義者」[45]或是澳大利亞的「國家無政府主義者」[46],也都採用過「黑塊」的戰術和裝束。

2000年,在西雅圖戰役以及華盛頓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A16抗議幾個月之後,「綠山無政府主義者集體」(根據地在佛蒙特州鄉下)呼籲黑塊行動應該在戰術層面上進行協調,通過街道人員的臨時選舉,民主授權,以作出快速的戰術決策,尤其在對抗國家警察部隊的行動中。這個集體還呼籲黑塊行動要產生一些儲備小組,可以被那些當選的戰術人員派進衝突之中。這些建議被編入了第一版的《戰術公報》小冊子中。這本小冊子在無政府主義圈子內部是頗受爭議的。一些無政府主義者攻擊道,這種方法過於正式而且在結構上接近列寧主義。「綠山無政府主義者集體」反駁道:戰術人員的直接選舉在歷史上是與在西班牙內戰期間的CNT和FAI無政府主義民兵組織一脈相承的。在老牌的無政府主義組織中,原則上同意這種主張的是「路障集體」(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和「哥倫布反種族主義行動」(俄亥俄州) 。「路障集體」在他們的同名出版物中,收入了這本小冊子,並且還寫了他們自己的文章,呼籲在北美的無政府主義運動中,要更加細緻和更有戰鬥性地使用黑塊戰術。2001年7月,「綠山無政府主義者集體」與「哥倫布反種族主義行動」合作,繼續出版《戰術公報》[47] 小冊子的第二版。第二版除其他方面外,還進一步完善了提案建議,指出那種包含了眾多相關團體的大型黑塊,可以通過對每一個相關團體做更細緻的能力(即進攻,防禦,偵察等)分工以及增強被選舉的戰術核心人員的協調能力,從而在戰術複雜性上達到一個更高的層次。這本小冊子,如同第一版一樣,在無政府主義者之間引起了爭論。這些戰術改革的方面,在2002年波士頓的「人民節」5月5日遊行以及2003年緬因州的圍攻劉易斯頓兵工廠(為了反對一場失敗的新納粹組織的會議)中獲得了一些實地測試的成功。這兩次行動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無政府-共產主義東北聯盟」(綠山無政府主義集體和路障集體的附屬團體)組織的。
作者: man6552000    時間: 2014-11-16 22:26
蓋伊·福克斯面具
文字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 ... F%E9%9D%A2%E5%85%B7
蓋伊·福克斯面具是根據蓋伊·福克斯的面容加以風格化而描繪成的一種肖像。這位火藥陰謀計劃中最著名的成員曾於1605年企圖在倫敦炸毀上議院但未成功。長久以來,焚毀戴有蓋伊·福克斯面具肖像的人偶已成為蓋伊·福克斯之夜的慶祝活動之一。

插畫家大衛·勞埃德將蓋伊·福克斯的臉部肖像設計成有著特大的笑容、透紅的雙頰、開開往上翹的八字鬍、以及下巴上有著細細尖尖垂直鬍鬚樣子的風格。1982年所出版的《V怪客》漫畫以及2006年所改編的同名電影都將這樣風格的肖像用作為故事情節的主要元素,使得該肖像已然成為各式各樣抗議活動的象徵。自其在網路論壇上出現之後,網路駭客組織團體「匿名者」便在2008年的佔領運動「Chanology 行動」中使用這種風格的面具肖像,也曾在世界各地其他的反政府、反體制的示威遊行中使用過,使得該面具成為眾所周知匿名者組織的象徵符號。

起源
在早期的時候,人們藉著焚毀那些不受歡迎之人的肖像來紀念1605年的火藥陰謀事件。直到了18世紀末,開始出現有英國孩童帶著有古怪面具的蓋伊·福克斯人像在街上討錢的傳聞[1],於是11月5日就逐漸成了大家所熟知的蓋伊·福克斯之夜(現在許多人傾向稱其為「篝火之夜」)[2]。1864年出版的《詹巴斯的時日之書》曾這樣描述:[3]

「英格蘭各地紀念火藥陰謀事件的普遍形式是以可取得的衣料將稻草人盛裝打扮成如同罪犯般(通常頭的部分只是頂紙帽,由仿造緞帶般的細紙條所結成並塗上顏色),然後將其放在椅子上遊街示眾。到了傍晚,再極其莊嚴地將其燒毀在巨大的篝火中……」

到了1980年代初,通常於每年秋天在英國賣給孩童或隨著漫畫免費發送的廉價硬紙板或紙張所做的蓋伊·福克斯面具已逐漸變得愈來愈少用[4][5],取而代之的則是萬聖節面具。作家艾倫·摩爾後來評論說:「……當蓋伊·福克斯的形象顯然正從英國人物肖像的歷史記錄中被逐漸抹去時,我們竟能在此時將其重新保留下來並加以延續,這是何等有趣的事!」

《V怪客》
在1982年出版的《V怪客》系列漫畫以及2006年所改編的同名電影中,主角都戴著一副蓋伊·福克斯面具。這部由艾倫·摩爾所著、由大衛·勞埃德圖繪大部分插畫的漫畫系列「主要是講述在未來反烏托邦的英國,一位維安鬥士努力摧毀一個極權主義政府的故事。」[7]在發展這個故事構想時,勞埃德在隨手記下的筆記中寫道:「我們為什麼不將他描繪成復活的蓋伊·福克斯,並且身披斗篷,戴著一副由混凝紙漿做成的面具以及一頂圓錐形帽?這樣他看起來一定會很詭異,這也是蓋伊·福克斯這些年來應得的形象。我們不該每年到了11月5日就把這傢伙燒了,反而應該為其試圖炸掉國會而慶祝!」摩爾而後評論說,由於勞埃德的這個主意,「我腦中各種不同的故事片段在蓋伊·福克斯面具這一形象概念的背後一瞬間就都清楚了起來,且井然有序、相互聯結。」[8]

由早期抗爭者所採用
自2006年《V怪客》電影推出之後,有著八字鬍及尖鬍鬚風格的「蓋伊·福克斯」面具已經在國際間被多個針對政治人物、銀行和金融機構表達抗議的團體所廣泛使用。這種風格的面具不僅為個人隱藏了身份及保護臉部,還展現了他們對共有目標理想的承諾。[9][10]

這樣的人物形象在像4chan那樣的網路貼圖論壇和如同YouTube的影片分享網站上都很常見,且已發展成一種網路爆紅現象。最初該人物只是個簡筆人物畫,由於其在所發生的每件事上盡都失敗而成為著名的「慘敗男」(Epic Fail Guy,EFG)。而後因某些從未解釋的原因,該人物漸漸顯現出戴著《V怪客》中「蓋伊·福克斯」面具的樣子(這很有可能與蓋伊·福克斯實際上未能完成火藥陰謀反叛計劃這一事實有關)。2006年,有兩群相互敵對的團體戴著蓋伊·福克斯面具在DC漫畫的辦公室外彼此對峙。其中由免費素食主義者同時也是左翼無政府主義者亞當·魏斯曼(Adam Weismann)所領導的團體正在抗議《V怪客》電影。另一個由自由意志主義者托德·西維(Todd Seavey)所領導支持DC漫畫的團體則對左翼無政府主義的抗爭者進行反抗議,而他們的面具全都是由一名時代華納的員工所提供。

匿名者組織
蓋伊·福克斯面具也會讓人們聯想到2008年駭客組織團體匿名者抗議山達基教會的「Chanology 行動」。山達基教會因迫使YouTube移除僅供教會內部使用、有湯姆·克魯斯討論山達基內容的影片而遭到該團體的抗議[14]。由於山達基教會以訴訟辦法來要脅移除影片,匿名者組織便對此發起了抗爭活動並持續了數月之久,同時鼓勵所有的抗爭者將臉部遮蓋,因為教會成員慣常會採用的手段便是將反山達基的抗爭者拍照下來。而蓋伊·福克斯面具正好是一種被廣泛用來遮蓋臉部的方法[15]。

隨著抗議活動持續延燒,有更多的抗爭者開始選擇使用蓋伊·福克斯面具來遮蓋臉部,最終該面具在匿名者組織內部便具有了象徵性的地位[16][17]。內布拉斯加大學奧馬哈分校的史考特·史都華(Scott Stewart)在該校刊物《The Gateway》中寫道:「許多參與抗爭的人會拿蓋伊·福克斯面具來炫耀,以吸引人們去注意他們匿名者的身份以及山達基教會如何濫用訴訟和高壓政策來鎮壓反山達基的觀點。[15]」此後,這個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組織團體便在許多其他反對權威的抗議活動中繼續沿用這個角色人物。

廣泛用於民眾抗爭中
以下所述的各地抗議事件或國家的政府政策均有使用或涉及到蓋伊·福克斯面具。

2009年,由於英國爆發了國會議員「津貼門」醜聞,抗議群眾便戴著蓋伊·福克斯面具於5月23日在國會外引爆了一桶假火藥。[18]
2011年所發生的威斯康辛州抗議事件、以及隨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和持續進行的其他佔領運動,使得作為民眾反抗象徵的蓋伊·福克斯面具在國際間頻頻出現。[17]
2011年10月,社會運動人士朱利安·阿桑奇在參加佔領倫敦證券交易所的抗爭活動時就戴了蓋伊·福克斯面具,但在警方的要求下又把它脫了下來。[9]
2012年1月,在反對波蘭簽署《反仿冒貿易協定》的抗議活動中可見到抗議民眾使用蓋伊·福克斯面具。[19]
2012年6月10日在印度孟買,一群穿著一身黑並戴著蓋伊·福克斯面具的100名匿名者組織成員及大學生在阿薩德廣場聚集,以抗議印度政府對網際網路的審查制度。[20]
2011年2月,因受到阿拉伯之春的鼓舞而爆發了巴林反政府示威活動。活動中,巴林的抗爭群眾就使用了蓋伊·福克斯面具[21]。然而,在同樣為波斯灣國家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作了禁用該面具的決定後數月[22],巴林政府於2013年2月也下了類似的禁令[21]。巴林工商部聲稱,禁止進口其所稱為「革命面具」的蓋伊·福克斯面具是因為顧慮到「公共安全」[23]。這項《美國之音》所形容為「不尋常」的決定[24],似乎標誌著政府最近正努力鎮壓已有兩年的反政府示威活動[22][25]。然而,一名英國的維權人士及《獨立報》的專欄作家薩繆爾·馬斯頓(Samuel Muston)則認為禁令的影響不大[24][21]。《麥納瑪之音》(Manama Voice)則報導說,在禁令下達後,抗議活動中使用面具的頻率反而增加。[26]
2012年11月24日,民族無政府主義支持者在澳洲雪梨參加了一個親巴勒斯坦的集會,以支持和聲援因以色列的雲柱行動而受波及的加薩人民。在集會中,所有的支持者都戴著蓋伊·福克斯面具來表達抗議。[27]
2013年分別於泰國及土耳其所爆發的反政府示威活動中[28][29]、以及2012年在埃及和2013年在巴西的抗議運動中,抗爭者都使用了蓋伊·福克斯面具。[30][31]
2013年5月,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禁止進口蓋伊·福克斯面具,並稱若發現有人在市上銷售將予以沒收。伊斯蘭事務部表示,該面具是「造反及報復的象徵」,並警告伊瑪目及家長們「這些面具會被用來煽動年輕人去顛覆國家安全並擴大混亂……」[32] 2013年9月22日,沙烏地阿拉伯建國83週年國慶的前一天,當地宗教警察就嚴禁人們穿戴蓋伊·福克斯面具。[33]
加拿大在C-309法案制定之後,已經禁止在暴亂或非法集會中穿戴面具。違犯者現今可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34]
2014年,在委內瑞拉爆發的抗議活動中,示威的群眾就戴著各式各樣的面具,其中之一便是塗有委內瑞拉國旗顏色的蓋伊·福克斯面具。

摩爾與勞埃德的觀點
《V怪客》的作者同時也是無政府主義者艾倫·摩爾對於使用蓋伊·福克斯面具表示給予支持。他在2008年與《娛樂周刊》的訪談中說到:「某天看新聞時,看到這兒的山達基教會總部外正進行著示威遊行,然後新聞畫面就突然閃現出這些示威者們全都戴著《V怪客》的蓋伊·福克斯面具。那一幕使我感到相當振奮和高興,內心也因此有些熱情洋溢。[37]」然而,摩爾並不是為了目前該面具所作的用途而創造這樣一個人物形象。他向《衛報》解釋道:「我猜想當我在寫《V怪客》時,在我內心暗藏的深處就有了這樣的想法:若這些故事構想真的產生了一些影響,那不是很棒嗎?所以當你開始看到那原本只是空虛無益的幻想竟闖進了這個常規的世界中……那是相當奇特的。這感覺就像是30年前我所創造的一個角色人物不知怎地竟從小說的世界中逃了出來。」[38]

《V怪客》的共同創作者及插畫家大衛·勞埃德則作了如下評論:[9]

「蓋伊·福克斯面具現今已成了一種共同的商標,且在反抗暴政的示威抗爭中成了便於使用的標語牌。人們會去用它我很高興,而且對於像這樣一個流行文化中的人像會以這種方式被使用似乎相當獨特。我覺得匿名者組織會去用它是因為想要有個通用的形象來掩蓋他們的身分,同時也正好能象徵他們代表著個人主義,而《V怪客》正是這樣一個關於個人抵抗現存社會體制的故事。我們都知道V在集中營中曾被拿來作醫學實驗並打算逃亡,但之後我就想,以他的瘋狂程度,他必定會以我們歷史上偉大的革命志士蓋伊·福克斯為榜樣來作為自己人生的角色和使命。」

面具的銷售量及所有權
根據2011年《時代雜誌》的報導,由於抗議群眾在示威遊行中使用蓋伊·福克斯面具,已經使得該面具成為亞馬遜公司網站上當年最暢銷的商品,年銷售量達數十萬件。而全球最大媒體公司之一的時代華納,由於有該面具的肖像版權,所以每銷售一官方版的蓋伊·福克斯面具就須向其支付費用。
作者: man6552000    時間: 2014-11-16 22:31
匿名者 (組織)
文字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C%BF%E5%90%8D%E8%80%85_(%E7%BB%84%E7%BB%87)

匿名者(英語:Anonymous),任何人都可以宣稱代表該組織或屬於該組織。該組織發跡於2003年,起源自貼圖討論版4chan,隨後在政治上形成一些共識,核心觀點是呼籲「網際網路自由」。

入侵的網站
反對山達基教會
2008年,該組織入侵宗教組織山達基教會的網站,從此開始不斷出擊。匿名者組織有數千名成員,這些人分成數十人的小組,對各種事件作出反應。Anonymous也曾經宣布他們攻陷並關閉一個擁有大量數據的地下戀童癖網站。此網站名為LolitaCity(蘿莉塔之城),它擁有100G以上的色情數據。匿名者侵入該網站後, 獲取了超過1500名使用者的資料,並公之於眾。匿名者發表聲明稱該網站讓戀童癖者的問題嚴重化,甚至會有誘使他們進行誘拐、猥褻、強姦兒童。

支援維基解密
2010年12月,西班牙示威者帶著駭客組織匿名者和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的面具進行抗議。2010年12月,該組織想到了一個讓它成為人們關注焦點的事由:維基解密。匿名者開始攻擊那些與維基解密及其創始人阿桑奇發生爭論的組織和個人。阿桑奇在瑞典受到不當性行為指控,後來在倫敦被捕,他對這些指控矢口否認。在匿名者的攻擊之下,那些與維基解密斷絕往來的公司網站要麼關閉,要麼運行速度放緩,萬事達、Visa和PayPal等均是如此。所有受攻擊的公司都說,它們的系統沒有受到影響。貝寶說,對公司網站的攻擊在短時間內令支付速度變慢,有時可能無法進行交易,但並不嚴重。

入侵北韓網站
2013年4月上旬,匿名者入侵了朝鮮的官方新聞網站(民族團結網,經常發布斥責美國的宣傳視頻)及其相關的推特和Flickr帳號,並上傳了醜化金正恩的照片。[3]

入侵菲律賓網站
2013年3月4日沙巴衝突,馬來西亞與菲律賓駭客大戰[4],菲律賓總統府網站被匿名者攻佔。
2013年5月13日,匿名者入侵菲律賓各機構官方網站,要求菲律賓為5月9號海岸防衛隊槍殺台灣漁民道歉。在13日凌晨已經將菲律賓政府域名的DNS伺服器(dns.gov.ph)資料庫破解,並公開資料庫的帳號密碼。[5]

入侵中國及香港政府網路
匿名者2014年10月1日通過News2Share網站揚言將駭入所有香港政府的網站,表示不滿香港警方動用防暴警察,胡椒噴霧及催淚彈對付手無寸鐵的示威者,宣佈開展一個代號為「Operation HongKong」的網路戰,不排除入侵政府內聯網,公開機密資料或官員個人資料,詳細行動將於日內公佈。[6]

根據 News2Share 網站收到的影片和被攻陷的網站截圖,目前已攻陷過民建聯、工聯會等多個香港建制派政黨的官網,無線電視、香港政府新聞處(之後被政府重建網頁)亦已被攻陷。Anonymous 這次聲援香港抗議的行動叫 Operation HongKong,打算入侵並洩漏政府官員的個人資料。[7][8]

10月4日香港政府工業貿易署網頁亦已被攻陷。 網站截圖顯示中國官媒人民日報網站10月6日遭攻陷。[9]

匿名者2014年10月12日聲稱攻破52個中國政府網站,並三次披露攻陷獲得的數據,主要來自浙江省長興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及浙江省寧波市保稅區管理委員會。

相關組織
LulzSec和Operation AntiSec都是其相關組織。

逮捕和審判
至2009年起,過以千計的人因為涉及匿名者發動的網路攻擊行動而被捕,國家包括英國、美國、澳洲、荷蘭、西班牙以及土耳其。[12] 匿名者成員普遍反對這些逼害和描述這些被拘捕者為行動而犧牲。

社會輿論
匿名者連續在全球的高調出擊,引發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它是「維基解密」的繼承者。福克斯新聞網將該組織稱為對世界網路威脅最大的組織。[來源請求]美國《俄克拉何馬日報》專欄文章認為,匿名者的襲擊只是為了維護網際網路自由,他們只是駭客,不是恐怖分子。根據匿名者組織的公告說,匿名者的許多做法可能並不合法,但絕對經得起道德考驗,比如鼓勵言論自由、要求政府透明、反對壟斷和獨裁等。
作者: man6552000    時間: 2014-11-16 22:33
網台節目 - 神秘之夜

2012-09-01: Anonymous 匿名者
http://www.2012columbo.com/?p=585
作者: man6552000    時間: 2014-11-21 22:40
光明頂 20141031 六七雙雄談佔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Tnmee6bm1c
作者: man6552000    時間: 2014-11-21 22:41
光明頂- 20141114 - 續回憶六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gWkqktkOfI
作者: man6552000    時間: 2014-12-5 23:54
網台節目 - 無奇不有

無奇不有~石崗船民營暴亂(2014-10-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14gKKHELHU

日期:2014年10月06日
主持 :  Gary
嘉賓:重案組 王Sir
主題:石崗船民營暴亂

下載: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1992年 農曆年三十晚,石崗船民中心爆發嚴重騷亂。事件嘅起因係同船民買賣自製私酒同埋爭用熱水有關。當晚大約十一點,南越同埋北越嘅船民開始毆鬥,有人放火燒船民營,又阻止其他船民逃走,其間警方因為場面失控,一度要撤退。呢次騷亂造有24人喪生,百幾人受傷,係香港越南船民騷亂傷亡人數最多嘅一次。




歡迎光臨 天羅地網 (http://www.farflunginfo.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