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7269|回復: 2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 [一中原則] 共媒鳳凰衛視記者被Trump問及香港是否...

[複製鏈接]

88

主題

1

好友

1855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0-3-29 10:12:5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man6552000 於 2020-4-8 21:20 編輯

張建宗︰疫情社區大型爆發威脅極大
https://www.881903.com/Page/ZH-TW/newsdetail.aspx?ItemId=1277162




29.03.2020 08:26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在網誌表示,隨著大批香港居民由海外回港,本港近兩星期的確診個案急增約三倍,疫情在社區大型爆發的威脅極大,情況令人十分憂慮。他指政府已經加強入境限制、禁止多於四人的群組聚集,以及限制食肆接待的人數和座位距離,相關措施無可避免會打擊生意,影響生計,但為了防疫抗疫,有需要推行,政府會為受影響行業提供財政支援,保障僱員就業。
張建宗又指,警方截至昨日截獲超過70人違反檢疫令,當中有人到餐廳用膳和商店購物,他譴責這些自私及不負責任的行為,認為會置整個社會的防疫安危於不顧,政府絕不姑息和容忍,會提出檢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

主題

1

好友

1855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沙發
發表於 2020-3-29 13:34:01 |只看該作者
陳茂波警告:要有心理準備 香港經濟難在幾個月後迅速反彈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11763-20200301.htm



  • 陳茂波(左)在網誌說,昨日到街市聽取市民對預算案的意。(財政司司長網誌)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對香港經濟還是抱持信心,對於有分析擔心,他預測在2021至2024年4年間,平均每年經濟實質增長2.8%,只是稍低於過去10年2.9%的趨勢增長,是偏向樂觀和未充份反映現時的經濟低潮。他解釋,回歸以來,香港經歷過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2003年沙士疫情,或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經濟在挺過低潮後,都會有較顯著的反彈。

他在網誌中說,雖然不可以完全複製2003年時,有利經濟快速反彈的措施,但認為現時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以至內地漸趨富裕的龐大市場,都會為香港帶來龐大機遇,亦相信鄰近的亞洲地區國家近年發展迅速,都可以讓香港的金融服務、創科、空運物流,以及專業服務等行業大展拳腳。

陳茂波重申,會密切注視未來經濟環境的變化,繼續積極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努力培育新的產業、尋找新的增長點,推動經濟尋索新的出路與發展模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

主題

1

好友

1855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板凳
發表於 2020-3-31 20:23:3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an6552000 於 2020-3-31 22:00 編輯

[轉貼] 袁國勇推算七成人染病料過萬人不治 食環署準備6個火葬場24小時運作

https://lihkg.com/thread/1950131/page/1?post=ac5905ccd3b29a16c784c2af223251c915851827

https://m.mingpao.com/pns/要聞/article/20200330/s00001/1585507004840/逝者倘大增-火葬場擬24小時運作-醫局商屍格不足方案-學者-或需用溜冰場冷凍櫃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至今在港造成4人死亡,港大早前推算,今次疫情死亡率約為1.4%,若如港大專家袁國勇推算最終會有七成人口感染,料會有數以萬計市民不治,火葬場和殮房容量將受挑戰。據了解,醫管局已商討冷藏屍格不足的應變方案,而食環署按政府1月公布的應變計劃,準備讓6個火葬場24小時運作。本報按現有設施數目計算,料可由現時每日火化約140具遺體增至約500具。港大醫學院病理學系副教授馬宣立認為,一旦本港出現大量死亡個案,或需租用溜冰場或冷凍貨櫃作為臨時停屍間。


明報記者 畢嘉敏 何宛兒

新型冠狀病毒在部分國家造成大量死亡個案,遺體處理設施不堪負荷,例如西班牙要租用溜冰場作臨時停屍間(詳見另稿)。至於香港,疫症至今導致4人死亡,據了解,衛生署一直有研究疫情大流行的應變策略,政府1月公布的《對公共衛生有重要性的新型傳染病準備及應變計劃》中,列明在現時的「緊急應變級別」下,「食環署會就6個火葬場全日24小時運作做好準備」。

現每日處理140 全日運作可達500

綜合食環署及業界提供的資料,全港6個火葬場共有32個火化爐,現時每日運作約9個小時,可處理140具遺體;由於火化爐處理一具遺體約需1.5至2小時,若32個火化爐全部24小時運作,每日最多可處理約400至500具遺體。



業界稱不可行:難降溫易壞

不過,殯儀業商會永遠會長吳耀棠認為,讓火葬場24小時運作並不可行:「火化爐溫度很高,一晚都未能完全降溫,若要24小時運作,一次半次仍OK,若要長期這樣,不足1個月火化爐就會損壞。」他認為現時每日處理140具遺體已接近極限。

除火葬場,另一樽頸位是殮房容量。因新型冠狀病毒而在公立醫院死亡的個案,遺體一般會送到醫院殮房,醫管局表示,現時有3000個遺體存放格,醫院殮房平均使用量約七成。至於公眾殮房,衛生署稱,轄下3個公眾殮房,包括富山公眾殮房、葵涌公眾殮房和域多利亞公眾殮房,連同按需要時使用的九龍公眾殮房、臨時流動儲存裝置及組合式遺體冷藏儲存裝置,共可提供遺體儲存容量約1070具;截至3月28日,共容納約700具遺體。

研屍格簡化程序 或借公共殮房

若本港出現大量死亡個案,要如何應變?醫管局稱,據現行機制,若醫院殮房使用率達至飽和,醫院或聯網之間會協調,將遺體轉送其他醫院存放,如有需要亦會與衛生署協調,將遺體轉送公眾殮房。衛生署稱,會與醫管局保持溝通,繼續密切留意疫情發展及殮房使用量。

據了解,醫管局曾內部討論屍體處理問題,醫院要確保疫情嚴峻時要有足夠的「屍格」,因現有設施無法擴大,除必要時借用公眾殮房,亦要加快屍格的流轉,例如簡化相關手續及程序。

專家:殮房早不足 部門停工加劇

曾在衛生署任職法醫的港大醫學院病理學系副教授馬宣立認為,若疫症帶來大量死亡個案,本港殮房和火葬場容量都是樽頸。正常情况下,本港殮房已不足,而近期因不少政府部門有限度服務,如死因庭、死亡登記等,都令遺體處理程序拖慢,殮房位置更緊張。據他了解,政府一向有就災難制定應變計劃,一旦有大量遺體要處理,會租用溜冰場或購買裝食物的冷凍貨櫃作為臨時停屍間,他估計若今次疫情出現大量死亡個案,也需採用有關安排。

(抗疫樽頸系列之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

主題

1

好友

1855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地板
發表於 2020-3-31 21:00:07 |只看該作者
梁卓偉專訪(上):四成病人由隱形患者傳染 疫情要受控須一半港人有抗體 - 20200327 - 香港新聞 - 有線新聞 CABLE New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qatR1Lr7IQ&feature=youtu.be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

主題

1

好友

1855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5#
發表於 2020-4-2 19:04:08 |只看該作者
[轉貼] 【武漢肺炎】消息:DSE倘再押後大學或須延遲開學 當局研究取

https://lihkg.com/thread/1954969/page/1?post=af3fc2331e37d58688ae1edb7a3b3baebf1f11b6

武漢肺炎疫情嚴峻,全港學校復課無期,政府上月宣佈中學文憑試(DSE)延至4月24日開考。《蘋果》獲悉,政府近日評估文憑試未必能如期開考,若再推遲,本地大學或須延遲開學;同時當局正研究一旦取消文憑試的後備方案,將會與學界和大學商討。

消息人士向《蘋果》透露,政府評估文憑試如期開考機會只是「一半一半」,目前延至4月開考並在7月內放榜的方案,仍能滿足大學的收生時間表,但若再推遲文憑試便可能會出現問題,本地大學或要延遲開學。

據悉,當局和學界仍正為4月24日如期開考進行預備工作,但教育局與考試及評核局亦正研究一旦要取消文憑試的後備方案,包括參考外國公開試取消後的做法,但擔心若無公開試成績會引起爭拗,大學收生的公平性或會受到質疑。
中學校長會主席:可考慮學生校內及SBA成績


相關新聞:【武漢肺炎】衝出國際? 港女稱獲新加坡友人贈CSi口罩
中學校長會主席鄧振強表示,若能在保障師生安全的前提下繼續考試是最理想,但明白因應疫情發展,最壞情況或要取消考試,認同需要及早籌謀應變方案。鄧認為,若要取消考試,學生都應該獲發成績,可考慮學生的校內及SBA的成績,以及就讀學校過往的公開試表現等。

鄧振強強調,成績的評估機制須為各方信納,由於過往只會評估個別缺考考生成績,而今次可能需要評估全港考生成績,對學界來說是從未試過,困難相當大。鄧建議,下學年應提供較多公營大學學位予應屆學生升學,當局亦應及早諮詢學界以及各持份者的意見。

有不願具名的大學高層表示,操作上大學延至10月中開學亦可行,可以縮短寒假或善用現時已有的暑假課程,甚至可「特事特辦」將畢業時間延後。他表示,一旦因文憑試取消而須估算學生成績,或會出現「不妥當」的情況,例如8大未必共用同一套方法、學生投訴不公平等。

記者 鄧力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

主題

1

好友

1855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6#
發表於 2020-4-2 19:07:49 |只看該作者
[轉貼] 【武漢肺炎】衝出國際? 港女稱獲新加坡友人贈CSi口罩

https://lihkg.com/thread/1954874/page/1?post=b260d3dae4d8526be9f9a468db25789ac3215773



懲教署生產的「CSi」口罩一直被質疑流出市面,甚至被轉售圖利。《蘋果》近日接獲巿民報料,指收到新加坡友人轉贈的「CSi」口罩,懷疑是於當地一間珠寶商店取得。《蘋果》曾向涉事商店查詢口罩來源,至今未獲回應;本港物流署未有具體回應事件,僅稱「CSi」口罩只供應給香港政府各決策局和部門使用。

雖然港府曾多次表明,由懲教署工業組生產的「CSi口罩」,均供應予政府物流署,讓前線衞生署和其他部門人員使用。惟多次有傳媒攝得市面有人公然轉售「CSi口罩」,甚至有傳聞指已流往中國。

港人梁小姐向《蘋果》報料,指早前因為口罩短缺,向海外朋友求助,獲現居新加坡的朋友送上約20個口罩,當中有不同顏色和款式,她初時未有仔細檢查,及後在上班使用口罩時,被身邊同事發現她所戴的口罩印有「CSi」字樣,眾人均大感驚訝。

她隨後翻查朋友給她的口罩,再發現多一個「CSi」口罩,她決定不再使用,「我覺得唔應該用,同埋想留返個證據,(「CSi」口罩)真係流出咗,喺香港境外,仲要俾我帶返嚟香港。」

她向《蘋果》展示僅餘的「CSi」口罩,口罩左右上角均壓印了「CSi」字樣。《蘋果》將梁小姐提供的「CSi」口罩,與本報在本港渠道取得、由懲教署製造的「CSi」口罩作比較,兩者外觀,包括顏色、CSi字樣均完全相同。

梁小姐居於新加坡的港人朋友指,當地一間名為「千晶水晶」的珠寶公司於2月16日曾向街坊免費派發外科口罩,總數達6,000個,他在該公司取得印有「CSi」字樣的口罩,並轉贈梁小姐。由該商店上載社交網站的照片可見,當日派發的口罩以綠色和藍色為主,並以透明膠袋包裝,部份口罩用印尼口罩品牌SENSI的紙箱盛載,但未見類似「CSi」口罩的包裝盒。

該店在派發口罩前一天,曾拍片檢測口罩質量,包括剪開口罩,又用火機點燃口罩中層的濾棉。惟片段中使用的口罩外層為藍色,並非「CSi」口罩常見的綠色外層。

《蘋果》曾向涉事商店查詢口罩來源,至今未獲回應。負責分發口罩的政府物流服務署回覆查詢時,未有具體回應「CSi」口罩疑運出香港的情況,僅重申向懲教署採購的口罩,只供應給香港特區政府各決策局和部門使用。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早前回應立法會議員質詢時指,去年懲教署平均每月生產約110萬個過濾口罩,主要供應給物流署;另懲教署亦曾向社福機構、學校等非政府組織出售口罩,全年總數約12萬個,約佔整體產量不足1%。而為應對武漢肺炎,署方自今年1月起停止承接物流署以外的定單,並將口罩工廠延至24小時運作,每月產量增至約250萬個口罩,當中約180萬個供應給物流署,其餘約70萬個分配給政府外判清潔工友。


新加坡一間名為「千晶水晶」珠寶公司曾於2月16日派發外科口罩,口罩以綠色和藍色為主,並以透明膠袋包裝。 (互聯網)


「千晶水晶」珠寶公司於2月16日曾向街坊免費派發外科口罩,總數達6,000個,吸引不少市民排隊領取。 (互聯網)


「千晶水晶」珠寶公司曾於2月16日,向當地市民派發外科口罩。(互聯網)


《蘋果》比較過在本港渠道取得的「CSi」口罩(上),以及梁小姐從友人取得、由新加坡回流到港的口罩(下),發現兩者外觀均完全相同,未見任何差異。何柏佳攝 (蘋果日報)


《蘋果》在本港渠道取得的「CSi」口罩(上),及梁小姐提供、由新加坡回流到港的口罩(下),兩者口罩上均壓印了「CSi」字樣。何柏佳攝 (蘋果日報)


梁小姐向《蘋果》展示僅餘的「CSi」口罩,口罩左右上角均壓印了「CSi」字樣。張志華攝
(蘋果日報)


梁小姐對有「CSi」口罩流出至新加坡大感驚訝。張志華攝 (蘋果日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

主題

1

好友

1855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7#
發表於 2020-4-2 19:50:57 |只看該作者
[轉貼] 【武漢肺炎】強國突加辣!中港貨車司機須健康證明 恐礙港糧食日用品供應

https://lihkg.com/thread/1955123/page/1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20200402/AUXYTFQEXNVPGESB3EMFS43NZI/

本港武漢肺炎疫情不斷擴散之際,內地突然實施「加辣」措施,本月4日凌晨起,所有跨境貨車司機必須持有港府發出的14天有效的健康證明,才能入境內地;有關司機的名單也需供深圳市政府備案,若不屬名單之列,一律要隔離14天作醫學觀察。運輸業界直言,因醫管局明言不會發出健康證明,「冇晒辦法」,更憂慮影響本港糧食和日常用品供應,而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亦指衞生署不會做發出健康證明的工作。業界今午(2日)與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會面,商討對策。

記者 林俊謙、王家文

廣東省政府繼上月27日突然頒下封關令,要求中港貨運司機在4個中港陸路口岸強制接受病毒快速(核酸)測試後,才可進入內地,令多個陸路出入境關口大排車龍後,日前又突然宣佈「加辣」措施。廣東深圳報關協會昨於微信發佈信息,指於4月4日凌晨起,所有香港貨車司機入境前,必須持有由港府提供的14天有效期的健康證明,或由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發出7天內陰性核酸檢測結果證明。

同時,內地亦會實施名單管理,即要提供由港府列明保障香港正常生活物資供應和必要物資運輸的跨境司機名單,供深圳市政府備案;若司機非屬於名單之列,一律要進行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司機入境時,除了量度體溫和申報健康狀況外,亦要經海關檢疫,確認核酸結果為陽性才獲放行。

香港陸路客貨運輸業議會主席蔣志偉接受《蘋果》訪問時指出,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早已有中港貨車司機的名單,故實施名單管理問題不大,但最大影響是要官方發出的14天健康證明。他指,目前香港包括醫管局在內的機構,至今未能發出內地所要求的健康證明,故此本港運輸業界對於內地上述限制「真係未必做得到」。

他指,廣東省政府上周五(3月27日)已在4個中港陸路口岸實施強制措施,要求所有中港貨車司機進行病毒快速(核酸)測試,「大家都相安無事」。惟內地突然「加辣」,他相信是近日香港「唔爭氣」,外地輸入的武漢肺炎確診個案增加很多,「內地咁樣做,有佢哋嘅安全考慮,佢梗係要杜絕外來嗰啲個案傳入啦,佢哋都好擔心」。

蔣志偉坦言,一旦強行落實入境限制,中港兩地物流大受影響,影響日常用品供應和物價飆升,「如果(中港陸路運輸)真係停咗,個後果係好嚴重,因為香港日常日用品,包括食材,都大部分嚟自大陸,每一日都要經陸路運輸運落嚟(香港)」。他透露,目前港府正與深圳巿政府進行溝通協調,運輸業界今午也會與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會面,反映意見。他相信中港兩地政府會考慮到香港民生及事件的嚴重性,會想出妥善方法化解危機。

食品供應商李豐年表示,由於食米主要是船運,相信供應不會受影響,惟罐頭、餅乾、雞蛋、菜、水果、肉等食品主要是車運,影響可能較大,惟現階段難以評估,呼籲市民「千祈唔好搶購,一搶購無事都變有事」。李促請政府盡快與內地當局磋商,解決食品供港問題,「佢話要做(健康)證明文件,咪要諗吓點樣做。」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接受《蘋果》訪問時認為,由於內地今次安排或嚴重香港民生,認為港府除了派出運房局副局長與內地溝通,政府高層亦應就內地突然推出的限制,與深圳巿政府提出交涉,「港府今次一定要盡快同好好公佈會點做,避免引起香港公眾不必要嘅恐慌」。

港府3月8日起向內地入境人士實施強制檢疫,但豁免從事跨境貨運行業和工作而需來往兩地的人士;據了解,這次深圳要求香港的司機要出示健康證明,是單方面實施,並無正式通報港方。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

主題

1

好友

1855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8#
發表於 2020-4-2 21:10:23 |只看該作者
[轉貼] 農業國疫市減出口 物流受阻 全球糧食供應斷鏈

https://forum.hkgolden.com/thread/7212860/page/1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20200402/BBCBVE44ANJWRMBIHVALZF5XJ4/?utm_campaign=hkad_social_hk.nextmedia&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acebook&utm_content=link_post&fbclid=IwAR1Yd2RxLZlLHJpIXCYNcr94pkedQPp7Y4HitJfUnq2Csnt_fOYn02ww8Ms

[color=rgba(0, 0, 0, 0.95)]

[color=rgba(0, 0, 0, 0.95)]自翊經濟發達、資源充足的香港,想不到今年已經歷兩次搶購物資驚魂。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在各國不同限制出入境措施下,農業國限制自家農產品出口,進口國則增加糧食輸入。越南上周一度傳出停止大米出口,再次觸動港人搶購神經。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多次警告,縱使糧食供應穩定,但受物流限制及勞動力短缺影響,預計本月和下月的食品供應鏈將受到衝擊,出現糧食短缺。市場人士預期肉類和新鮮食品價格,短期內或會上升。

[color=rgba(0, 0, 0, 0.95)]記者:黃詠茵 潘曦

[color=rgba(0, 0, 0, 0.95)]搶米潮上周於本港再現,記者昨日到將軍澳百佳超市視察,場內貼出告示指,每宗交易限購兩包米及兩盒雞蛋。現場所見,超市的米架只餘個別一、兩個牌子的米,但麵類及雞蛋仍有充足存貨。其中一名百佳職員表示,連日來再現搶米人潮,「啲人唔知搞乜,又好似癲咗咁乜都搶」;她指現時整體供貨如常,但個別牌子的米通常會於當日下午才到貨,故上午貨架的貨不多。

[color=rgba(0, 0, 0, 0.95)]

[color=rgba(0, 0, 0, 0.95)]

[color=rgba(0, 0, 0, 0.95)]港食米儲備夠1.8個月

[color=rgba(0, 0, 0, 0.95)]按照《儲備商品條例》附屬規例,食米是香港唯一法定儲備商品,每因政局不穩、爆發搶糧潮時,政府都會因應時勢調整食米儲備,曾因戰亂調升至兩、三個月;至2003年特區政府開放食米市場,將儲備減至15天至今。根據工業貿易署資料,今年頭三個月食米儲備存貨量為1.3萬公噸,若以香港人均每月食米量3.4公斤計算,應夠食1.8個月。

[color=rgba(0, 0, 0, 0.95)]研究食物安全的本土研究社成員劉海龍認為,政府設定15天的日數,相信是假設香港缺米糧,在物流倉存及糧農系統運作正常下,也可好快補充存貨。惟現在不少國家為應付疫情,加緊準備其糧食儲備,如果真的在4月、5月出事,「政府呢一刻提高儲備糧,搶唔搶得切呢?」即使儲備加至三個月,「又有冇咁多位擺呢?」不過他建議,「市民唔好存多過三個月,有多要分畀人」,強調不要盲目搶購,就能確保最多的人有足夠食物。

--------------------------------------------------------------------------------------------------------------------------------------------------------------------------------------------------

[color=rgba(0, 0, 0, 0.95)]聯合國:肉價勢升

[color=rgba(0, 0, 0, 0.95)]翻查資料,今年2月越南及柬埔寨分別佔本港食米進口25.5%及9.4%,主要進口的泰國佔53.1%。泰國目前正實施緊急狀態遏制疫情蔓延,未知會否影響物流開支,從而提高泰國香米售價;香港米行商會理事長陳建年稱,暫時未見運輸有延後迹象,他強調即使有供應商加價,本港米商調整價格亦非常克制,「應該唔會好似口罩咁貴幾倍」。

[color=rgba(0, 0, 0, 0.95)]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就武漢肺炎疫情發表文章,指出縱使目前穀物庫存充足,但食品運輸或因物流限制及勞動力短缺影響,預計本月及5月食品供應將受到衝擊。組織預計,肉類和易腐爛的新鮮食品價格或會在短時間內增加,發展中國家面臨的風險最高。

[color=rgba(0, 0, 0, 0.95)]除了食米外,相信市民5月前仍需捱貴豬。本港大部份食品靠外地輸入,其中活豬及蔬菜主要由內地供應。前者早於2018年已受非洲豬瘟影響,令豬肉價格高企;以2018年6月、疫情爆發前為例,當時活豬平均拍賣價每擔(約50公斤)為1,165元,內地活豬供應量亦有4,601隻,直至周二,活豬平均拍賣價升至3,016元,較2018年貴近1.6倍,供應量卻只有1,771隻。

[color=rgba(0, 0, 0, 0.95)]菜商不滿內地抬價

[color=rgba(0, 0, 0, 0.95)]香港豬肉行總商會理事長許偉堅表示,貴豬的問題早於豬瘟時已存在,他指疫情後內地需要大規模殺豬,事後豬場又要經過消毒等工序,才可重新飼養豬隻;而一隻豬的成長期需時約七個月,及後要經檢測合格才可推出市場,這已花費相當多時間,而豬瘟疫情至去年底才基本完結。

[color=rgba(0, 0, 0, 0.95)]現時內地肺炎疫情緩和,供港豬場逐步復工,供應量將會增加,最快到5月中,活豬拍賣價才漸趨平穩。

[color=rgba(0, 0, 0, 0.95)]此外,今年2月蔬菜價格一度上升,菜心高見50元半斤,其後價格才逐漸回穩。香港入口蔬菜批發商商會會長袁昌表示,現時供港蔬果中,主要來自昆明、山東及廣東,只有一部份來自湖南;至於港人最愛的寧夏菜心,於3月開始落種,最快兩個月後就會供港,袁昌稱現時港菜價格穩定,供應量充足。

[color=rgba(0, 0, 0, 0.95)]不過,袁昌坦言有時亦很難接受內地的開價,「佢唔鍾意的時候,佢就唔賣住,過一兩日市面缺乏時就提高價錢出售」,他稱若遇到這情形,會如實向當局反映。

[color=rgba(0, 0, 0, 0.95)]本土研究社成員劉海龍則認為,香港除要考慮儲備食糧日子,整體還要考慮自給率問題,包括香港有多少土地耕作或發展家禽業,可惜本地農業未成大器,港人食菜仍要靠大陸。根據漁護署數字,2017年本港蔬菜食用量為88.6萬公噸;本地生產菜量只有1.5萬公噸,進口菜為87.6萬公噸,本地生產生佔比率僅1.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

主題

1

好友

1855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9#
發表於 2020-4-2 21:49:51 |只看該作者
中國出現大饑荒? 聯合國警告緊急措施或導致糧食短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_-51ydXEM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

主題

1

好友

1855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10#
發表於 2020-4-3 19:27:0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an6552000 於 2020-4-3 19:30 編輯

[有片] 指有官員對疫情樂觀 袁國勇引俗語:唔見棺材唔流眼淚

2020-04-03 HKT 15:55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18681-20200403.htm?spTabChangeable=0

身兼政府抗疫督導委員會專家顧問成員、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說,希望官員不要對新型肺炎疫情掉以輕心,他說,政府現時有些官員對疫情仍然好像很樂觀,覺得好像「無咩嘢」,他引述俗語所講「唔見棺材唔流眼淚」,強調疫情有如森林大火、「唔係講玩」,他接受專訪時強調,每日有數十宗確診個案時已經要好緊張,否則很容易束手無策。

他認為,有官員以為相比起外國,香港已做得好好,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因為疫症可以好像海嘯般快到來。

袁國勇說,香港經歷過03年沙士,當年的爆發令所有公立醫院在很短時間內癱瘓,形容這種災難性狀態,港人歷歷在目,希望政府汲取沙士教訓,強調現在所做的事不足以令香港安全,香港必須再加強病毒檢測數量,繼續做好個人防疫措施。

--------------------------------------------------------------------------------------------------------------------------------------------------------------------------------------------------
[有錄音] 袁國勇:疫情危險料很快過千宗 有官員仍像很樂觀
2020-04-03 HKT 18:03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18718-20200403.htm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接受本台專訪時形容,本港新型肺炎疫情已進入危險狀態,不容樂觀,相信很快會有過千宗確診個案,必須盡快採取更多有效防疫措施。

身兼政府抗疫督導委員會專家顧問成員的袁國勇提到,現時政府有些官員對疫情仍然好像很樂觀,但強調疫情可以有如森林大火,官員不要掉以輕心。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6-2 15:59 , Processed in 0.032086 second(s), 19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