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3796|回復: 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180303郭博士開示:真修實証

[複製鏈接]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8-3-3 22:26:0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18-3-3 22:52 編輯

大德 郭博士:


真係要多謝你。感恩你的循循善誘,不著跡地引出智慧學問的法教,又時常啱時機地彈出金句,真係執到用到一兩句都不得了。如不是有幸遇到貴 大德,小弟肯定比之前更儍瓜瓜地呼吸存活。以下幾句金句對小弟特別深影響,分享一下


“自覺覺他,以證三輪體空。”


“以無所住而行佈施。”


“見到三界如火宅,錯認六根為父。”


“心存為療肌餓病而進食。”


“魚游雁過不留跡”


“意景保持特立獨行,但處世要和光同塵!”


祝福你


後學 家志 呈

Dr.k:知道無用、説食不飽!
定要真修實證、
行解相應!
Dr郭泐❗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0

好友

3098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沙發
發表於 2018-3-4 01:16:02 |只看該作者
多謝博士教導,
原來”和光同塵” 是這樣意義深長 :

轉載文章

「和光同塵」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六章:「和其光,同其塵」。

「和光同塵」就是不露鋒芒,不自以為是,不自視清高,不脫離群眾,和常人打成一片。尤其為官之人,更當和光同塵,不要把自己看的高人一等。若不把他人放在眼裡,很難了解群眾的心聲。對於一個不了解部下心理和想法的領導,想在群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那是不可能的。尤其在今天的自由競爭中,如果不能和其光、同其塵,而一意孤行,脫離現實,背道而馳,根本行不通。

人生活在世間雖是一個獨立的存在,但又是與許多的事和人聯繫在一起的。是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員,不能脫離社會。和光同塵也就是團結他人,圓通自我,不存偏見。道教自古至今,雖有不少隱跡于山林的修道之士,但亦從不放棄積極的入世。要使道教融入到社會人群中就要和光同塵。以往的太平道提出的天下太平的理想,凈明道的忠孝思想,全真道的打塵勞(參加世俗的勞作)其目的是為了磨練心性,驅除邪心,以求得真心本性......都是道教和光同塵理念的最好體現和實踐。

道教教人化除成見,求同存異,處富貴不自大,成功名不自居,得寵愛不自顯。對於善良的人,以善相待,對於不善的人,用善來感化,使他改惡從善。這樣就能消除隔閡,人與人能夠相處融洽,社會才能和諧安定,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7

主題

0

好友

9918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板凳
發表於 2018-3-4 02:59:06 |只看該作者
意景保持特立獨行,但處世要和光同塵
意景同處世分開即脫離現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0

好友

607

積分

高級會員

Rank: 4

地板
發表於 2018-3-4 08:38:16 |只看該作者
alexwush 發表於 2018-3-4 02:59
意景保持特立獨行,但處世要和光同塵
意景同處世分開即脫離現實

不是這樣的。意境特立獨行,處世才能和光同塵。要是不特立獨行,處世就是同流合污了。
不懂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0

好友

3098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5#
發表於 2018-3-4 12:38:52 |只看該作者
“魚游雁過不留跡”

為什麼要這樣做?有何作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0

好友

3098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6#
發表於 2018-3-4 12:42:08 |只看該作者
自知好了 發表於 2018-3-4 08:38
不是這樣的。意境特立獨行,處世才能和光同塵。要是不特立獨行,處世就是同流合污了。 ...

頓時豁然開朗,小的受教。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0

好友

3098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7#
發表於 2018-3-4 14:43:44 |只看該作者
wongs 發表於 2018-3-4 12:38
“魚游雁過不留跡”

為什麼要這樣做?有何作用?

方才明白 “魚游雁過不留跡” 大意是

生命裡做過的事,遇過的人,不管如何刻骨銘心,事過境遷,就不再牽掛。
仿如—— 徐志摩 《再別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0

好友

3384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8#
發表於 2018-3-4 15:56:59 |只看該作者
八、風不留聲 雁不留影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hk/culture/rzzj5bn.html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6-18 17:02 , Processed in 0.038555 second(s), 19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