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2322|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尤德才:唯物辩证法错在那里?

[複製鏈接]

106

主題

0

好友

1965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5-1-13 22:20:2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作者托克维尔生最纠结最痛苦的莫过于,他意识到民主是一种出于天意的历史必然趋势,浩浩荡荡,无可阻挡。但1848年爆发的民众情绪和急剧高涨的社会主义革命热潮,使托克维尔对民主感到恐惧。法国大革命不是一天突然发生的,早在路易十四已种下祸根。克维尔全书的主旨在于告诉我们“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权制度已经使得法国革命不可避免”。一个民族长期在专制体制下,缺乏公民教育,被隔绝在政治之外。在改革开放或启蒙过程中,发现理想秩序与现实秩序的落差时,偶然事件就可能引爆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爆发时释放的能量就是灾难性的,于是出现升级版的“法国式大革命”。托克维尔当年为何发愤著述?初衷就在这里。



  本人始终认为,中国改革出路关键在于共识、智慧和妥协。对于自由民主的追求,政治改革不能一蹴而就,政治改革需要智慧而审慎。因为,中国建国以来留下的问题,远比路易十四专制遗留下来问题严重得多。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遗留下来的问题不断浮现或矛盾激化,利益集团盘根错节、利益固化比当年的法国大革命更为严重。



  特别是长期的马列主义的唯物辩证斗争哲学的思想教育,缺乏民主法制、宽容妥协、人权、契约精神等公民素质和公民教育,严重缺乏民主政治改革所具备的条件和环境,更易产生激进和暴力革命。去年,发生在中山市鸡毛蒜皮的小事件,演变成了大规模的官民冲突。足以看到社会内部潜藏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的程度和强度,潜藏的那种盲目的、疯狂的、暴力、混乱、无理性的发泄、动荡渴求,令人堪忧!它有别于根植于成熟的公民意识的〝公民社会〞,用公共精神、基本的公民伦理来考量和维护公共秩序、公共利益。如果进行激进的社会转型必将付出很高的社会成本代价。马列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错在那里?



  任何思想和学说,需要有一个哲学理论去支撑。哲学使命就是对思想学说,社会实践给予指导作用。但是反过来讲,应用于思想学说、实践中的哲学必须是正确的哲学。否则,会极大地损害社会的健康发展。从逻辑上角度讲,大前提一错,一切推论全盘皆错。



  事物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是宇宙世界的万事万物之法则。无论政治、历史、自然科学,无论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无论客观现象还是主观认识,无一不渗透着对立统一的辩证法真理。



  马列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已逐渐在西方和世界各地消亡。德国和俄国是马列主义发源地,为什么柏林墙倒了,列宁铜像被打烂了,列宁影响的俄罗斯几十年后,俄罗斯最终也放弃了对它的坚持。德国人信吗?苏联人大多数也不信。为什么当今世界大多数人不再相信马列主义?



  唯物辩证法是马列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份和思想来源之一,推演到社会进化中产生阶级斗争和革命思想。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唯一动力。提倡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等意识形态,把人的社会和精神的独特作用、感情和意识这些无形的因素被排除掉,影响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说到辩证法的原理,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精神与物质就是在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里的阴与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有正面就有反面,破其一面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的瓦解。 “唯”就是“孤”意思,没有对立面,如何辩证统一。唯心与唯物论撕裂人与天地之间相互影响。“一阴一阳之谓道”,它的思想精华在于阴阳这一矛盾体的相互转化,相互依存,而不是对立。阳为“物质”,阴为“精神”, 本体的衍生物。太极为“合”的意思,“心物一元”,就是 “精神和物质是一性” 。中华哲学,不唯心、不唯物,只唯“道与自然”。



  《易经》揭示天道、地道、人道,处处充溢着“和谐”之理。无论太极图、八卦、六十四卦、河图洛书,都体现阴阳相依、互根互补、不断此消彼长的互动关系, 相互依存,而不是对立,自然融通, 刚柔相济,上下相应,展现了大自然动态统一及和谐有序性。和谐处处可见,都在《易经》系统和谐的哲学里。



  也就是说,辩证法应是正面的、积极的,运动的,而不是消极的、破坏性的。即矛盾的统一性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官无民,何以生存?资无劳,何以生存?民无安,官何得安? 这就决定了双方需要让步、妥协、宽容、尊重、协商的智慧。社会才有可能稳定与和谐。



  马列主义的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是“否定”式的,是强调斗争。马克思说:“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从黑格尔的辩证法中看到了“革命性”的一面,辩证法成了他的阶级斗争和革命学说提供理论根据。只知道对立面的矛盾斗争,忽视整个统一体的长期稳定与长期发展。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混乱,甚至造成了大量的社会悲剧。这种事例不胜枚举,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崩塌,再到东南亚共产党,特别是布尔波特的失败;毛泽东历次“政治运动”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这与奉行的斗争的意识形态在实践中的有一定的直接关系或实践的必然结果。这种斗争的意识形态不利社会和谐,长治久安,世界和平。



  也是说,马列主义的唯物斗争哲学认为辩证法消极的、破坏性的。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定义为:剥削与反剥削,斗争与被斗争的物质利益关系,把人当动物看待。人虽是动物,但与其它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是有理智、讲道德的高级动物,因此,人的动物兽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越来越少,社会性、人性越来越多才是人,而不是两脚兽。打着“革命”的名义,无产阶级的集体利益,全局发展等等,无原则、无条件、无代价践踏和牺牲人的价值、尊严和自由。牺牲了人的情感,生命,灵魂,良心等等。文革期间所谓“狠斗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闹革命”可谓是登峰造极,沦为个人专制的玩物。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已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但现实是资本主义却反而发展愈加迅猛,让马克思颜面无光。马列主义学说认为资本主义已进入已发展到了腐朽的、垂死的程度,要依靠革命夺取政权。在列宁看来,仅仅承认阶级斗争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还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只看到辩证法消极的、破坏性的一面,忽视矛盾的统一性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忽视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主要依靠各阶级之间的团结、合作与和谐。革命虽不是请客吃饭,但更不是破坏和造反,破坏事物相互制约、发展秩序和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阶级斗争思想和无产阶级专政哲学极大地损害社会的发展,出现以暴易暴,以暴制暴,“必以其人之道,还诸其人之身”,造成了大量的社会悲剧。列宁已经去逝89年了,他所说帝国主义没有一个死亡,反倒是自己的社会主义阵营没有了。



  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垂而不死”。本人认为,最重要原因资本主义社会注重辩证法统一性、和谐性。即矛盾的统一性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提倡“平等、自由、博爱、民主”的哲学及其价值观念,实行民主宪政体制。通过在金融业、股份制、民主宪政等经济、政治的元素中,进行相互制约、自我更新,自我调节,自我新陈代谢,使矛盾的各方在竞争中互学借鉴,磨合碰撞适应认同,从对立走向认同,以达到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和谐富裕。



  马列唯物斗争意识形态中没有善德,生命尊严、人权人性、法治、同情善良、利他意识、合作精神、诚信操守等同。不仅把人的社会和精神的独特作用、感情和意识这些无形的因素被排除掉。而且煽动人与人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仇恨的暴力革命、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的成王败寇,强权为公理的丛林法则哲学。扩散恶的东西如仇恨、暴力倾向、非理性、残忍。弃善扬恶。造就道德沦丧、放纵权力,造就专权,产生腐败。最终导致社会失序,走向崩溃。结果就是良知与理性,德性、悟性与人性的丧失,天、地、人秩序的混乱的开始。使人类的精神萎缩凋枯致使物质世界的异化,最终在唯物斗争的泥潭里沉沦而被埋没。



  “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官方媒体报道: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同心协力 攻坚克难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都是马列唯物斗争哲学思维的具体表现,都值得商榷。



  建国前30年,毛泽东阶级论,革命论,斗争论,专政论,运动论等“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生命不息、斗争不止。”组成的斗争哲学理论,不仅民主法治荡然无存、也是对人权和社会文明的践踏。



  毛泽东的战天斗地,斗来斗去,斗到最后,中华民族变成爱好制造“假想敌”的民族。于是出现一大批阶级敌人。而且“阶级敌人”队伍越来越庞大、名称五花八门: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国民党特务,反动派头子、叛徒、内奸、工贼、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新生资产阶级分子、蜕化变质分子、牛鬼蛇神、汉奸、卖国贼、“资产阶级自由化、海内外敌对势力、反华势力、新旧黑五类……。”甚至,非把敌人“全部、干净、彻底消灭之,使他永世不得翻身”而后快。斗到最后导致精神上的疲惫和迷惘,把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再次逼到“最危险的时候”,凭票证购买生活用品过日子记忆犹新。毛泽东自己也斗得差点成“孤家寡人”,带给人们的不是良知和智慧,传导是人们谁更狠、更缺德、更邪恶。培养出一大批只问立场,不讲是非的偏执狂,中国特色的非黑即白、全黑全白的“文革思维定势”的官员国民。



  经过历次“政治运动”之后,敢言者纷纷遭遇打击迫害,死的死、老的老,剩下的心有余悸,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明哲保身心态明哲保身心态。集权政治造成道德沦丧的恶性循环,只有巴结权贵、拍马逢迎才是生存之道。“以阶级斗争为纲”进一步加剧了人性禽兽化、种下内耗、社会价值观混乱、社会失序的祸根。马列毛的唯物斗争哲学让中国一代一代人失去人性,继续窝里斗下去。形成社会分裂,形成对立,乱折腾,误国误民,给国家民族带来灾难,危害性不容小觑。



  人类社会是一个充满感情和意识生命,必须对生命和人权的珍视,去解决人类社会的问题。马列主义唯物斗争哲学把人当动物看待,建造了“胜者王败者寇”丛林法则社会。斗争专政哲学,让中国一代一代人窝里斗下去,失去人性,种下仇恨,仇恨腐蚀人的智慧和良知。谁有权、有枪杆子,谁就掌握暴力,谁就有话语权,谁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攫取利益。面对将是社会不公、社会不平等的危机,平民百姓弱势群体的不幸,从而引发更深层次的道德和信仰的危机,种下社会动乱的隐患。最终必然产生特权,缺乏公平公正。强者就会无法无天,做出即缺德又违法的恶行,导致有权使权,贪腐横行。弱者上行下效,无权的使拳,社会治安恶化。久而久之,道德沦丧,沾染恶习,人性堕落,走极端做顺民或做刁民。政风民风因此败坏,社会形成分裂和对立。强者最终因缺乏制约和监督权力而产生的腐败,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矛盾等社会矛盾激化不能调和,社会的动乱乃至社会“周期率”也就不可避免。



  改革后30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伴随着就是繁荣中精神迷茫的人文危机,进入唯物主义年代。



  唯物主义常常不信因果,不怕报应。不必去考虑什么良知和道德,不择手段,良知泯灭,人的活动慢慢兽性化。只要满足自己的需要,不再关心是非。大众一心向钱看,道德底线一降再降……。 毛泽东说“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我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唯物主义主导的社会,君子罕见,诱发更多人的兽性,更多的吏恶官贪。而且,吏恶官贪往往恶就恶到底,贪就贪个够,不见棺材不落泪,见了棺材也不落泪,不是忏悔自己的贪恶,而是感叹自己手段不高或运气不好,破坏了民主法治,动摇传统文化道德伦理命脉。



  “唯物主义”进一步派生出“物质崇拜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最终引向“唯利主义”,它引导人走向道德堕落。“道德、民心多少钱一斤?”,人类为物质利益互相争斗与残杀,涂炭生灵,污染大自然及一切生灵的生存环境而唯我独尊。毒奶粉、地沟油、染色馒头、假药、假酒、假种子、假化肥、假文凭、瘦肉精,人人骗我我骗人人,坑蒙拐骗泛滥。贪婪使我们迷失了本性,背弃中华“耻”文化,耻愧之心早已荡然无存。在潜意识中,似乎不被人发现,什么可耻的事都可以做,使人类丧失人性,成为毫无良知和灵觉的禽兽,政风民风能不坏吗?



  我以为,道德和道德价值,只有在民主、法治、平等、人权、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健康成长,使社会整体向上向善发展。因为,道德是人类社会共识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如果以强人、特权集团的意志,制定***主义的法律,追求以“***主义”为目标,N个代表、N个原则、N不搞等等,社会自然就堕落了。一个政党和国家,不以宪法、法律为执政指南,却以思想和主义作为执政指南,匪夷所思。



  “唯物主义”思维方式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经济发展必将导致政治文明、民主完善、法制健全、道德升华等等。为什么,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现的却是政治腐败、贫富悬殊、缺乏民主法治、社会失序,道德失守,价值失落等问题却日益严重?腐败的根源往往在于社会意识重物质而轻精神,信仰危机和精神空虚便随之而产生了。生命失去了精神的统领,也就失去人性,社会能不腐败?由此可见,唯物斗争哲学是反精神、反生命、反天理、反人性的。



  十八大后,官方媒体报道:中国的“小康社会”更多是经济意义的“小富社会”。没有民主宪政、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础的公民文化。即使达到“小康生活”,与动物园许多动物的“小康生活”有什么区别?



  我以为,从 “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天安门广场矗立孔子像的风波、到当下提出的“民族的伟大复兴” ,它反映了中国当前意识形态的无序和混乱。这种混乱既不同于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也不同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它是马列主义唯物斗争哲学长期强行灌输和实践下的表现。



  当下的中国大陆,几乎成了一个失去了自我的民族和文化,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要去往何方,失去了自我身份,失去了理想和方向感,失去了反省能力。无理念、无信仰、乱攀比,很麻木、很势利、缺诚信、金钱成为万能通行证,群体性的道德良知缺失,思想混乱,人性的底线不断失守、人的禽兽化、社会的丛林化。世界上哪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如此彻底地丧失民族性和文化性?



  学坏三天学好三年,“十年树树,百年树人。”文化和道德伦理破坏容易,建设难!要教化人的道德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马列的唯物斗争思想,给中国带来的“浩劫”是多少个世纪都难以挽回的,其损失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给国家民族带来灾难,种下价值观的混乱和内耗之祸根,严重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健康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破坏性影响深远。



  肉体被摧残践踏易察觉,精神被奴化常常让人浑然不觉。今天中国人的习惯、思维方式早已和中国的历史格格不入,和中国文化格格不入,和世界文明格格不入。从网上就可看出,讨论问题往往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乱骂怪话,乱带帽子,甚至是人生攻击。处于只问立场,不讲是非的偏执狂状态。缺德和斗争成为了习惯,才是令人堪忧!不进行启蒙和觉醒,解放思想,回归人性,回归常识,取得一定的共识。当下意识形态的无序和混乱仍会持续下去,最终会导致社会混乱,危机四起。



  邓小平改革之初那句振聋发聩的名言:“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亡党亡国。”没有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上没有突破,不仅出现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又是参与者,又是创建者。改革也难有大的实质进展,“中国梦”只是一厢情愿。甚至出现以暴易暴,以暴制暴,“必以其人之道,还诸其人之身”的“法国式大革命”。



  中国的出路在于改革,改革要有效,必须在理论上取得新突破。但改革的理论哲学基础是什么?目前还存在争鸣,众说纷纭?有没有一套现行的哲学,满足创建改革理论。本人是一个“无知者无畏”的人,认为《易经》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本的哲学,其“和谐”的哲学理念,“言、象、意”的思维模式,是提供解决“经济改革有共识,政治改革却陷入僵局”,摆脱“改革是找死,不改革是等死”等困局最有效哲学和思维方式。本人将在下一篇“改革理论危机如何突破?”一文进行探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

主題

15

好友

1449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沙發
發表於 2015-1-14 02:54:48 |只看該作者
可能因為, 人不是機械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1

好友

2807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板凳
發表於 2015-1-14 09:31:12 |只看該作者
小弟認為:
當思生死意義何在.
若否定前世他生,自比機器,
到頭來禽獸不如。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0

好友

1244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地板
發表於 2015-1-14 14:29:12 |只看該作者
TO: 張爺爺

對啲一同二都分唔清嘅非九即七低B仔, 不答咀為佳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

主題

0

好友

1965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5#
發表於 2015-1-14 21:43:56 |只看該作者
肛裂上咀,更不宜開口,弄得一地是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6-17 10:42 , Processed in 0.024201 second(s), 19 queries .

回頂部